腻脂呈晓晕,含醉惜红衣。
独抱风光好,偏憎露粉肥。
枝间春煖透,烟外早寒微。
物色从人转,遐心莫我违。
腻脂呈晓晕,含醉惜红衣。
独抱风光好,偏憎露粉肥。
枝间春煖透,烟外早寒微。
物色从人转,遐心莫我违。
这首诗描绘了庙墙外桃花盛开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桃花的娇艳与生机。首句“腻脂呈晓晕”,运用比喻手法,将桃花比作涂抹了腻脂的脸颊,在晨光中呈现出淡淡的红晕,生动地描绘了桃花在清晨的美丽姿态。接着,“含醉惜红衣”一句,进一步渲染了桃花的娇羞与可爱,仿佛它们含着醉意,珍惜着那抹红色的衣裳。
“独抱风光好,偏憎露粉肥”两句,通过对比手法,表现了桃花独自享受春光的美好,同时也对过于浓重的露水感到不满,暗示了桃花对自然环境的敏感与挑剔。接下来,“枝间春煖透,烟外早寒微”描绘了春天的气息透过桃花枝头,远处的烟雾中隐约透露出一丝早春的凉意,营造了一种既温暖又略带凉意的氛围。
最后,“物色从人转,遐心莫我违”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深深感慨,认为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内心的向往和追求都不会改变,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通过对桃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
一为功成一见几,一逢叔世老渔矶。
后人欲隐求其志,志不因时隐亦非。
靖节先生菊满园,其名独有九华存。
东篱若许尘踪到,佳品须当尽讨论。
银塘江上,展鲛绡初见,长天一色。
风拭菱花光照眼,谁许红尘轻积。
转盼冯夷,奔云起电,两岸惊涛拍。
振空破地,水龙争喷吟笛。
客有步屧江干,胸吞奇观,寄英词元白。
素壁淋浪翻醉墨,飘洒神仙踪迹。
好待波匀,横飞小艇,快引香筒碧。
烟消月出,不眠拚了通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