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兔爱佳泉,饮泉化为石。
规圆立山趾,万古终不息。
应厌旧星躔,盈稀多缺夕。
自从寄兹踪,表表无晦蚀。
光彩虽暂埋,体素得不易。
神物岂终潜,早晚照九域。
玉兔爱佳泉,饮泉化为石。
规圆立山趾,万古终不息。
应厌旧星躔,盈稀多缺夕。
自从寄兹踪,表表无晦蚀。
光彩虽暂埋,体素得不易。
神物岂终潜,早晚照九域。
这首诗名为《月石》,是宋代诗人陆九韶所作。诗中以玉兔比喻月亮,形象地描绘了月亮在泉水边饮泉后化身为石头的传说。"规圆立山趾"象征着月亮静止于山巅,尽管历经万古,始终保持着圆满的状态,与星辰运行的盈亏变化形成对比。诗人借此寓意月亮的恒定和永恒,即使有时光芒被遮掩,其本质却坚韧不变。
"应厌旧星躔,盈稀多缺夕"表达了对月亮周期性变化的观察,暗示月亮对于旧有的运行轨迹感到厌倦,渴望摆脱盈亏的规律。然而,月亮的光辉依然会在某个时刻照亮大地,"早晚照九域"预示着月亮终将展现其光辉,普照人间。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月石的意象,寓言月亮的恒常与变化,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现象的独特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