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议门胡氏华林书院》
《题议门胡氏华林书院》全文
宋 / 吕祐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几朝旌表映门闾,更赏林园入画图。

廷诏总宜名让水,树巢多恐是慈乌。

花迎客馆清香远,竹绕书堂气节殊。

我直紫垣无路到,乱云芳草隔洪都。

(0)
注释
几朝:多个朝代。
旌表:表彰。
映门闾:显赫门第。
更赏:更加欣赏。
林园:园林。
廷诏:朝廷诏令。
名让水:以名赐予流水。
树巢:树上的鸟巢。
慈乌:指善待幼鸟的乌鸦。
花迎客馆:花香迎接宾客。
清香远:香气飘散。
书堂:书房。
气节殊:气节非凡。
紫垣:紫禁城。
无路到:无法到达。
乱云芳草:纷飞的云和青草。
洪都:洪州。
翻译
历经数朝表彰显赫,门第间更显园林如画。
朝廷恩典,赐名让于流水,猜测那树上的鸟巢或是慈乌居所。
花香飘进宾客馆,清雅悠远,竹林环绕书房,气节非凡。
我身在紫禁城无缘前往,只能在纷飞的乱云和芳草中遥望洪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私家书院的风光和学子们的生活状态。开头两句“几朝旌表映门闾,更赏林园入画图”表明书院内外庄严而美丽,似乎有一种超凡脱俗之感。"廷诏总宜名让水"可能暗示着这里的学子们有着优异的学业成就和美好的名声,而"树巢多恐是慈乌"则是对书院环境的进一步描绘,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书院内外自然与人文并存的景致。

接下来的两句“花迎客馆清香远,竹绕书堂气节殊”则更加深入地表现了书院内部的美丽景色和学子们高洁的品行。"我直紫垣无路到"表达了一种对知识渴望而又感到难以企及的情感,而"乱云芳草隔洪都"则是用来比喻书海茫茫,学问深广,需要长时间的探索和学习。

整首诗通过对私家书院景色与氛围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教育和知识的尊重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这也反映出宋代文人对于个人修养和学术追求的重视。

作者介绍

吕祐之
朝代:宋   字:元吉   籍贯:济州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

吕祐之[947-1007年],字元吉,济州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太平兴国初,(公元九七六年)举进士。生于后汉高祖天福元年,卒于宋真宗景德四年。年六十一岁。
猜你喜欢

哭馀之张教授

吾怜张仲蔚,青草少人行。

晓帐萤犹湿,空山鹤自惊。

徒馀八斗望,谁筑五言城。

莽莽孤村外,王孙挂剑情。

(0)

杂咏十首·其四

蜂房开户牖,蚁穴有官守。

究竟物皆然,梦幻君知否。

(0)

郡斋水阁闲书.凭几

列传日逢佳士,群书时得微言。

自对古人凭几,不烦俗客登门。

(0)

野花叹

昨看百草抽新芽,今看百草开新花。

岩隈水侧自成列,红丑紫贱何交加。

东皇施恩岂不溥,随所付受无少差。

尔之琐细亦蒙被,尽使奋发争春华。

织丛密蔓不可数,竞起涂抹如矜誇。

妖莺冶蝶不尔顾,去尔自欲寻名葩。

尔知有艳贵尔否,歌管匝树侯王家。

尔徒此地弄颜色,只自狼籍随泥沙。

何当照水自窥览,枝赧叶惧相藏遮。

晚村无限晒残日,索酒为尔成吁嗟。

(0)

宿李同年荫碧亭

抱病出烦阓,投此青林间。

高轩得清凉,坐致精爽还。

主人止之宿,借与终南山。

中宵皓月起,绕枕皆孱颜。

望久气自清,心胸无结顽。

平明又西走,胜轨不可攀。

(0)

高槐

高槐夹前除,合荫卷若洞。

交柯载宿雨,压地翠色重。

青虫暖自挂,黄鸟晴辄哢。

枕簟傲炎风,为君高兴动。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