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簪,瑶池月影临。搔头斜照水,鬓云侵。
阿谁不放愁心展,正多心。
白玉簪,瑶池月影临。搔头斜照水,鬓云侵。
阿谁不放愁心展,正多心。
这首清代董元恺的《摘得新·其二》以白玉簪花为题,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白玉簪,瑶池月影临",以白玉比喻玉簪花的洁白无瑕,又借瑶池月影的清冷,烘托出花的高洁气质。"搔头斜照水,鬓云侵",诗人通过自我动作和水面倒影,描绘出人物在愁思中顾影自怜的形象,鬓发如云,更显愁绪之深。
"阿谁不放愁心展,正多心",直接点明了诗人心中的愁苦无法排遣,"阿谁"即何人,表达了一种孤独感,"正多心"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敏感与多情。整首诗以花写人,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琐事的感慨和内心深处的忧虑。
三峰倚太虚,四岳境难如。
云向中方起,人归绝顶居。
道全忘世态,诗必答天书。
不待辞荣去,还应笑二疏。
金口亲除向锦川,一般监郡最荣迁。
从来才已欺鹦鹉,此去冤应雪杜鹃。
迎接僧携筇竹杖,歌谣民写浣花笺。
移风定不妨吟笑,绝唱宜磨玉垒镌。
山河仗忠信,尽室去安然。
白浪为行路,红旗认坐船。
禹门辞有燕,隋柳到无蝉。
岂羡乘槎客,风流载管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