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陌上花》
《陌上花》全文
清 / 周之琦   形式: 词  词牌: 陌上花

烧槽断后来迟,醉舞丽情空采。

旧谱新声,同是梦中虚籁。

诔词凄绝家山破,何止雕栏春改。

趁星期、惯见蕙炉烟影,绛河斜带。

黯银屏、未冷西风吹处,怨入蓉裳荷盖。

半玦潸痕,却倚翠眉先贷。

凭肩已自伤心煞,那复而今能待。

问黄姑、看取穿针楼下,袖罗谁在。

(0)
鉴赏

这首《陌上花》是清代诗人周之琦所作,其情感深沉,意境幽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怀念。

开篇“烧槽断后来迟”,以“烧槽”这一细节,暗示时间的流逝与回忆的断续,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醉舞丽情空采”,则通过女子的醉舞,展现其内心的空虚与失落,情感表达得极为细腻。接下来,“旧谱新声,同是梦中虚籁”,将过去与现在对比,强调了记忆与现实之间的落差,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立体。

“诔词凄绝家山破,何止雕栏春改”,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诔词”的凄凉和“家山破”的景象,表达了对失去的美好事物的深切哀悼,同时也暗示了环境的变迁。紧接着,“趁星期、惯见蕙炉烟影,绛河斜带”,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画面,蕙炉烟影与绛河斜带,既是对过往美好时刻的回忆,也是对当前孤独处境的写照。

“黯银屏、未冷西风吹处,怨入蓉裳荷盖”,通过“黯银屏”、“西风”、“蓉裳荷盖”等意象,渲染出一种凄凉与哀怨的氛围,女子的情感如同秋风中的落叶,随风飘散,难以捕捉。最后,“半玦潸痕,却倚翠眉先贷”,以“半玦”象征残缺的美好,女子的眼泪与哀愁,与她轻蹙的翠眉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一种深深的无奈与哀痛。

“凭肩已自伤心煞,那复而今能待”,表达了女子对过去的依恋与对未来的迷茫,她已经无法再回到过去,也无法等待未来,情感的挣扎与矛盾跃然纸上。“问黄姑、看取穿针楼下,袖罗谁在”,以民间传说中的仙女黄姑为引子,寄托了女子对于美好爱情的向往与期待,同时也暗示了她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整首诗通过对女子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力感,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周之琦
朝代:清   字:稚圭   籍贯:河南祥符(今河南开封)   生辰:公元1782年~1862年

周之琦(公元1782年~1862年),字稚圭,河南祥符(今河南开封)人。清嘉庆十三年(公元一八0八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累官广西巡抚,疏言筑堤赈灾等事,凡数十上。道光二十六年,因病乞休。病逝于家中。周之琦工词,浑融深厚,瓣香北宋,有《金梁梦月词》二卷,《怀梦词》二卷,《鸿雪词》二卷,《退庵词》一卷,总名《心日斋词》,传于世。辑有《心日斋十六家词选》。 
猜你喜欢

丙戌人日与内侄汪景渊同饮于宜晚二首·其二

危世相逢三载閒,春风杯酒此时难。

双溪不是无风月,世味何如菜芋盘。

(0)

王得淦招饮席上二首·其二

太史应须奏德星,老夫相与證高情。

杯盘楚楚饶诗兴,写出人閒淡处声。

(0)

元夕应人求题酒肆镫

镫花三五夜,鼓笛十分春。

欲见太平事,谁非沈醉人。

(0)

隆兴书堂自警三十五首·其九

古人用功处,步步最缜密。

胡尔大阔疏,践履无其实。

(0)

丁未十月见梅一点

清清一点玉,枯枝绝鲜鲜。

历历霜林奇,未省有此妍。

雅如哲君子,觉在群蒙先。

揭之几案上,使我心洒然。

(0)

隆兴书堂自警三十五首·其四

茫茫八极内,何莫非斯人。

苟非富道义,何异彼黔民。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