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槽断后来迟,醉舞丽情空采。
旧谱新声,同是梦中虚籁。
诔词凄绝家山破,何止雕栏春改。
趁星期、惯见蕙炉烟影,绛河斜带。
黯银屏、未冷西风吹处,怨入蓉裳荷盖。
半玦潸痕,却倚翠眉先贷。
凭肩已自伤心煞,那复而今能待。
问黄姑、看取穿针楼下,袖罗谁在。
烧槽断后来迟,醉舞丽情空采。
旧谱新声,同是梦中虚籁。
诔词凄绝家山破,何止雕栏春改。
趁星期、惯见蕙炉烟影,绛河斜带。
黯银屏、未冷西风吹处,怨入蓉裳荷盖。
半玦潸痕,却倚翠眉先贷。
凭肩已自伤心煞,那复而今能待。
问黄姑、看取穿针楼下,袖罗谁在。
这首《陌上花》是清代诗人周之琦所作,其情感深沉,意境幽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怀念。
开篇“烧槽断后来迟”,以“烧槽”这一细节,暗示时间的流逝与回忆的断续,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醉舞丽情空采”,则通过女子的醉舞,展现其内心的空虚与失落,情感表达得极为细腻。接下来,“旧谱新声,同是梦中虚籁”,将过去与现在对比,强调了记忆与现实之间的落差,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立体。
“诔词凄绝家山破,何止雕栏春改”,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诔词”的凄凉和“家山破”的景象,表达了对失去的美好事物的深切哀悼,同时也暗示了环境的变迁。紧接着,“趁星期、惯见蕙炉烟影,绛河斜带”,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画面,蕙炉烟影与绛河斜带,既是对过往美好时刻的回忆,也是对当前孤独处境的写照。
“黯银屏、未冷西风吹处,怨入蓉裳荷盖”,通过“黯银屏”、“西风”、“蓉裳荷盖”等意象,渲染出一种凄凉与哀怨的氛围,女子的情感如同秋风中的落叶,随风飘散,难以捕捉。最后,“半玦潸痕,却倚翠眉先贷”,以“半玦”象征残缺的美好,女子的眼泪与哀愁,与她轻蹙的翠眉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一种深深的无奈与哀痛。
“凭肩已自伤心煞,那复而今能待”,表达了女子对过去的依恋与对未来的迷茫,她已经无法再回到过去,也无法等待未来,情感的挣扎与矛盾跃然纸上。“问黄姑、看取穿针楼下,袖罗谁在”,以民间传说中的仙女黄姑为引子,寄托了女子对于美好爱情的向往与期待,同时也暗示了她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整首诗通过对女子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力感,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镫花三五夜,鼓笛十分春。
欲见太平事,谁非沈醉人。
清清一点玉,枯枝绝鲜鲜。
历历霜林奇,未省有此妍。
雅如哲君子,觉在群蒙先。
揭之几案上,使我心洒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