镫花三五夜,鼓笛十分春。
欲见太平事,谁非沈醉人。
镫花三五夜,鼓笛十分春。
欲见太平事,谁非沈醉人。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的热闹景象,"镫花三五夜"指的是明亮的灯笼在夜色中闪烁,如同繁星点点,象征着节日的喜庆和团圆。"鼓笛十分春"则通过乐器的声音传达出春天的气息和浓厚的节日氛围。
诗人以"欲见太平事"表达了对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期盼,然而接着笔锋一转,以"谁非沈醉人"反问,暗示在欢庆的气氛中,人们或许都沉醉于眼前的欢乐,忘记了现实中的忧虑和责任。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既揭示了人们对于太平盛世的向往,也揭示了人性中容易沉浸于享乐的微妙心理。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既有元宵佳节的欢乐气氛,又蕴含哲理,展现了陈著作为宋代文人的独特视角和深沉思考。
天历开祥岁屡登,命元颁号继熙宁。
春风寒色犹烧腊,北斗杓端已转星。
初退贺班东上阁,却观郊乐太常厅。
便期节物寻樽酒,莫问吴霜换鬓青。
士誉民讴楚粤间,相逢倾盖问南冠。
吟馀候馆春风峭,病后湖天霰雪寒。
应喜白云瞻望近,独怜沧海去归难。
雅歌赠我琅玕意,欲报惭无两玉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