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和对雪》
《奉和对雪》全文
唐 / 皇甫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春雪偏当夜,暄风却变寒。

庭深不复扫,城晓更宜看。

命酒闲令酌,披蓑晚未冠。

连营鼓角动,忽似战桑乾。

(0)
翻译
春天的雪常常在夜晚降落,暖风却突然变得寒冷。
庭院深深不再清扫,清晨的城市景色更宜欣赏。
随意命令人斟酒,我披着蓑衣直到傍晚还未脱下帽子。
军营中的鼓角声响起,忽然让我感觉仿佛置身桑乾之战。
注释
春雪:春季的雪。
偏当夜:常常在夜晚。
暄风:暖风。
却变寒:突然变得寒冷。
庭深:庭院深深。
不复扫:不再清扫。
城晓:清晨的城市。
更宜看:更适宜观看。
命酒:吩咐斟酒。
闲令酌:随意让人饮酒。
披蓑:披着蓑衣。
晚未冠:傍晚还未脱帽。
连营:连绵的军营。
鼓角:鼓声和号角。
动:响起。
忽似:忽然感觉像。
战桑乾:古代战争,此处比喻紧张的气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春夜突至的雪景,通过对比春日暖风与夜来的寒冷,以及庭院未扫和城中雪景的宜人之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诗人借酒宴自娱,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无奈和时代的动荡。

"春雪偏当夜,暄风却变寒" 这两句通过对春日与夜晚气温变化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突兀和意外的情境,传递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不可预测的感慨。春天本应万物复苏,而此时雪花纷飞,更显得异常冷清。

"庭深不复扫,城晓更宜看" 则是诗人对雪后景象的细腻描绘。在这个季节里,由于雪覆盖了常规的庭院生活,使得诗人有了新的视角和感受。"城晓更宜看" 表明在清晨,城中雪景别有一番风味,更适合欣赏。

"命酒闲令酌,披蓑晚未冠" 这两句流露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在这突如其来的雪夜里,诗人选择了饮酒自遣,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现实的无奈和放弃。"披蓑晚未冠" 可能意味着诗人对于自己的处境没有太多的控制力,只能顺其自然。

最后两句 "连营鼓角动,忽似战桑乾" 则是战争氛围的渲染。在这平静的雪夜中,突然传来了军营中的号角声,使得诗人感到一种战乱即将来临的紧张气氛。这里的 "桑乾" 通常指的是古代北方的边塞地区,这里的描述增添了一份战争的荒凉感。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雪夜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和时代变迁的深刻感悟。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虑和无力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

作者介绍
皇甫冉

皇甫冉
朝代:唐   字:茂政   籍贯:润州(今镇江)丹阳   生辰:公元717年

皇甫冉(约公元718年—约公元771年),字茂政,男,汉族文人。祖籍甘肃泾州,出生于润州丹阳(今江苏镇江)。天宝十五年进士。曾官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终左拾遗、右补阙。其诗清新飘逸,多飘泊之感。据《唐诗三百首新注》线装版记载:皇甫冉(716--769),字茂政,安定(今甘肃泾川北)人。曾祖时已移居丹阳。天宝进士,任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官中左拾遗,补阙。
猜你喜欢

回望峡山二首·其一

英州挽不来,峡山推不去。

行了一日船,依旧朝来处。

(0)

再登垂虹亭三首·其一

红尘不解送诗来,身在烟波句自佳。

银汉光中有诗客,玉虹背上曳芒鞋。

(0)

火阁午睡起负暄二首·其二

黄菊霜枝已懒残,瑞香紫笋政团栾。

盆池影里看题壁,上字还成下字看。

(0)

水沤二首·其二

至宝何缘识得全,骊珠浮没只俄然。

金仙额上庄严底,只许凡人见半边。

(0)

月下果饮七首·其七

人静更深丈室虚,欲眠聊复小踟蹰。

竹床最冷也成热,羽扇不凉差胜无。

(0)

午热登多稼亭五首·其二

芒鞋葵扇颇萧然,倦倚胡床不是眠。

避暑无藏身去处,追凉行尽竹旁边。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