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镜万方,精华在君子。
一虚而一盈,以我为终始。
包牺至纯厚,画卦顺斯理。
神明所旁通,日月乃文字。
平生好学易,精微性所喜。
未得大过无,皤然已老矣。
日月镜万方,精华在君子。
一虚而一盈,以我为终始。
包牺至纯厚,画卦顺斯理。
神明所旁通,日月乃文字。
平生好学易,精微性所喜。
未得大过无,皤然已老矣。
此诗《咏古(其一)》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诗中以日月为喻,阐述了君子之德的重要性。日月象征着宇宙间的光明与真理,而“精华在君子”则强调了君子品德对于社会的重要性。诗中提到的日月“一虚而一盈”,象征着君子的品德在社会中的作用,如同日月对万物的影响一样,既照亮又滋养。
接着,诗人引用了古代圣贤伏羲的故事,伏羲画八卦,顺应自然之道,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诗中提到“神明所旁通,日月乃文字”,意指通过学习和理解自然法则,人类能够像日月一样,成为传播智慧和真理的使者。
诗人自述一生热爱学习《周易》,因为其中蕴含的精微道理符合他的天性喜好。他追求的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在于通过学习达到内心的完善,最终达到一种超脱的状态,如同“皤然已老矣”的形象,展现出一种历经沧桑后的平静与智慧。
整首诗通过对日月、伏羲、《周易》等元素的巧妙融合,表达了对君子品德的赞美,以及对自然法则的深刻理解和追求。诗中充满了哲理意味,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人生深刻的思考。
昔我青云交,登朝半公辅。
倪君廊庙姿,独立争快睹。
钟镛在东序,法制形貌古。
扣之声鍧然,鲸海日吞吐。
兰苕与翡翠,信美安足数。
缅维有司良,拔十思得五。
如君能几人,吾侪愧参伍。
南曹固云重,暇逸讵其所。
愿持五色线,留为山龙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