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友人黄逢永尝言晚下清溪遥望西崖诸峰如青纱帐中十数美人探头窥客予酷爱其语壬戌冬溯漓江而西适与此景会为赋是诗》
《友人黄逢永尝言晚下清溪遥望西崖诸峰如青纱帐中十数美人探头窥客予酷爱其语壬戌冬溯漓江而西适与此景会为赋是诗》全文
明 / 李云龙   形式: 古风

青峰绿树参差见,美人笑拥碧纱扇。

记得龙家画阁前,翡翠帷中窥半面。

澄潭千尺漾涟漪,美人临镜照蛾眉。

天长日暮行人尽,满地芙蓉欲赠谁。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物的和谐共存之美。

首句“青峰绿树参差见”,以“青峰”和“绿树”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山林景象,用“参差见”三字巧妙地表现出山峰与树木错落有致的层次感,仿佛大自然本身就在呼吸。

接着,“美人笑拥碧纱扇”一句,将画面中的静态美与动态美结合,通过“笑”字赋予了人物情感,而“碧纱扇”则增添了几分轻盈与雅致,使整个场景更加生动有趣。

“记得龙家画阁前,翡翠帷中窥半面。”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细节,通过“龙家画阁”与“翡翠帷”这样的意象,不仅展现了空间的华丽与精致,还暗示了人物身份的不凡与神秘,同时通过“窥半面”的动作,巧妙地传达了人物的羞涩与好奇。

“澄潭千尺漾涟漪,美人临镜照蛾眉。”这一联将视线从山林转向水面,通过“澄潭”与“涟漪”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活力的氛围。而“美人临镜照蛾眉”则直接描绘了人物的美丽与自省,通过镜子映照出的“蛾眉”,既体现了人物的外在美,也暗示了她内心的思考与自我审视。

最后,“天长日暮行人尽,满地芙蓉欲赠谁?”这两句以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空旷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瞬间的留恋与对未来的期待。在夕阳西下的时刻,所有的行人都已离去,留下的是满地的芙蓉花,似乎预示着即将赠予的不仅仅是花朵,更是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思绪。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具视觉美感又富含哲理思考的意境,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人文之间和谐关系的深刻理解与赞美。

作者介绍

李云龙
朝代:明

李云龙,字烟客。番禺人。少补诸生,负奇气,一时名士多严事之。绌于遇,以赀游国学,卒无成。走塞上,客东莞袁崇焕所。时崇焕总制三边,威名大震,云龙在幕参其谋。既而崇焕死,遂为僧,称二严和尚。明亡,不知所终。著有《雁水堂集》、《啸楼前后集》、《遗稿》、《别稿》行世。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二、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李云龙诗,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所藏民国手抄本《啸楼诗集》为底本,参校以广东省地方文献馆民国铅印本《啸楼集》及清温汝能《粤东诗海》。
猜你喜欢

浴佛日游鼓山寺

以天分界负苍穹,下俯孤城指掌中。

风送晴岚归别浦,日牵海色驾长虹。

偶逢浴佛喧钟磬,还与同人叶徵宫。

杂坐淳于知乐甚,好将沈醉破尘蒙。

(0)

巡城口占

矢尽粮空日,军心夜数惊。

秋深宵柝冷,残月照孤城。

万生终自溃,人力胜天工。

戴贼挥螳臂,坚城未许攻。

(0)

秋物十咏

轻尘静处暗闻香,遥指平原是故乡。

曾托孤根依素女,分将修斧趁吴郎。

枝头空就金为粟,苑内频惊夜有霜。

漫道山阿容我老,喜来花信梦初长。

(0)

暮春

春风淡荡柳条轻,半老山花半老莺。

迟日满帘飞絮乱,不堪肠断是清明。

(0)

筑城谣

筑城不须大,国帑防伤害。

筑城不须高,民力防疲劳。

城大城高何足恃,古来成城在众志。

欲防胡人不胜防,长城枉筑万里长。

君不见,秦始皇。

(0)

閒居杂咏·其十三

香雾风斜捲,茶烟水碧烹。

梦中应化蝶,晓起爱流莺。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