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尔弹琴天藻亭,秋风飒飒近帷屏。
仙人飞佩去不远,学士杖藜来细听。
兰叶临池惊坠露,松枝出石带流星。
只今遗意谁能赋,犹想钧天奏洞庭。
忆尔弹琴天藻亭,秋风飒飒近帷屏。
仙人飞佩去不远,学士杖藜来细听。
兰叶临池惊坠露,松枝出石带流星。
只今遗意谁能赋,犹想钧天奏洞庭。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送慧上人之九顿岭(其六)》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诗人回忆在天藻亭中,慧上人弹琴的场景,秋风轻轻吹过,仿佛能听见那琴音与风声交织。上人宛如仙人,身披飘逸的佩饰,虽已离去但仍近在咫尺。学者们也带着藜杖前来,专注聆听这美妙的音乐。
诗人以自然景象作比,如兰叶上的露珠因琴声而惊落,松枝在石间摇曳,仿佛带着流星般的灵动。这些生动的意象展现了音乐的魅力,让人回味无穷。然而,如今这样的琴意已经难以再得,只能想象在那遥远的钧天之上,慧上人的琴声还在洞庭湖畔回荡。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对慧上人琴艺的赞美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古典文化底蕴和对艺术的深情厚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