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去园今还归,仅有身存心事微。
下客但能存故事,高门谁许著褒衣。
难将白发语年少,忍使红尘负钓矶。
不解征骖却归去,策虽非是亦非非。
七年去园今还归,仅有身存心事微。
下客但能存故事,高门谁许著褒衣。
难将白发语年少,忍使红尘负钓矶。
不解征骖却归去,策虽非是亦非非。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所作的《初至京作》。诗中表达了诗人久别归来,物是人非的感慨。首句“七年去园今还归”点明了诗人离家七年,如今返回故园的情境,流露出一种沧桑感。接着,“仅有身存心事微”暗示了诗人经历过世事变迁,内心深处的忧虑和感慨变得淡然。
“下客但能存故事,高门谁许著褒衣”两句,诗人以“下客”自比,表示自己虽然身份不高,但仍能珍视过去的故事,而昔日的显赫家族可能已经无人能再享有过去的荣耀。这里的“褒衣”可能指的是贵族的华服,暗示了社会地位的变化。
“难将白发语年少,忍使红尘负钓矶”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他已不再年轻,却仍无法摆脱尘世的纷扰,无法像隐士那样过上闲适的生活。
最后,“不解征骖却归去,策虽非是亦非非”以驾车的比喻收尾,诗人纠结于进退之间,即使回归并非最佳选择,也并非彻底错误,反映出他对当前处境的矛盾心理。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个人经历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深沉思考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