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曾长石太史》
《寄曾长石太史》全文
明 / 袁宏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天禄归来且道装,高斋八九瞰潇湘。

花前白恰新云气,枕底青山旧日光。

竹影侵溪朝洗研,柳梢披雨夜焚香。

故应禅味如盐水,宿世曾为青草堂。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袁宏道所作,名为《寄曾长石太史》。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禅意的生活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

首联“天禄归来且道装,高斋八九瞰潇湘”,开篇即以“天禄”暗喻归隐之意,诗人仿佛从繁华世界中抽身而出,回到静谧的高斋,俯瞰着潇湘美景,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淡泊心境。

颔联“花前白恰新云气,枕底青山旧日光”,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在之地的自然风光。花前的云气与枕底的青山,既是对眼前景致的直接描写,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映射。新云与旧日光的对比,不仅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也暗示了诗人对过往与当下的思考。

颈联“竹影侵溪朝洗研,柳梢披雨夜焚香”,则将画面转向了日常生活的一角。清晨的竹影与夜晚的焚香,分别代表了诗人日常的劳作与精神的寄托。竹影与溪水的和谐共处,柳梢与雨水的交融,都充满了生活的情趣和诗意。

尾联“故应禅味如盐水,宿世曾为青草堂”,以禅宗思想收束全诗。诗人认为,生活的真谛如同盐水般平淡却不可或缺,仿佛他曾经在青草堂中修行,体验过朴素而深刻的禅悟。这一联不仅深化了主题,也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以及对禅宗智慧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袁宏道

袁宏道
朝代:明   字:中郎   号:石公   籍贯: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   生辰:1568~1610

袁宏道(1568年12月23日─1610年10月20日),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
猜你喜欢

观洪遵双陆谱有感呈刘平甫范仲宣二兄

近从新谱识枭卢,拟唤安阳旧博徒。

只恐分阴闲过了,更教人诮牧猪奴。

(0)

十七日早霜晴观日出雾中喜而成诗

斜月夜窗白,肃霜朝气清。

长涂披素锦,寒雾涌金钲。

已作三冬雨,何妨十日晴。

天公且相念,莫遣暮云生。

(0)

次韵择之进贤道中漫成五首·其三

夜宿林冈月满川,归期屈指正茫然。

也知地脉无赢缩,只把阴晴更问天。

(0)

舟中见新月伯崇择之二友皆已醉卧以此戏之

舟中见新月,烟浪不胜寒。

与问醉眠客,岂知行路难。

残阳犹水面,孤雁更云端。

篷底今宵意,天边芳岁阑。

(0)

行林间几三十里寒甚道傍有残火温酒举白方觉有暖意次敬夫韵

千林一路雪毰堆,吟断饥肠第几回。

温酒正思敲石火,偶逢寒烬得倾杯。

(0)

霜月次择之韵

莲花峰顶雪晴天,虚阁霜清绝缕烟。

明发定知花蔌蔌,如今且看竹娟娟。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