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江头星宿疏,呼船梢子散林乌。
烟横云捲树出没,天澹波平山有无。
稚子总参三洞箓,病躯长佩五灵符。
步虚声里瞻风马,颇觉神清到蕊珠。
杨柳江头星宿疏,呼船梢子散林乌。
烟横云捲树出没,天澹波平山有无。
稚子总参三洞箓,病躯长佩五灵符。
步虚声里瞻风马,颇觉神清到蕊珠。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山水画卷。首句“杨柳江头星宿疏”以杨柳轻拂江面,星宿稀疏点缀夜空,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孤寂的氛围。接着,“呼船梢子散林乌”一句,通过唤船人驱散树林中的乌鸦,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和谐。
“烟横云捲树出没,天澹波平山有无”两句,运用动态与静态结合的手法,描绘了云卷云舒、烟雾缭绕的景象,以及水面波平如镜、远处山峦若隐若现的美景,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与变幻莫测。
“稚子总参三洞箓,病躯长佩五灵符”则转向对人物的描写,通过描述孩子们参与修炼、病者佩戴灵符的情景,暗示了修炼与信仰的力量,以及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最后,“步虚声里瞻风马,颇觉神清到蕊珠”两句,以步虚声(道家修炼时所唱的经文)和风马(传说中的一种神兽)为背景,表达了诗人通过修炼达到心灵纯净、精神升华的境界,仿佛已经触及到了宇宙的深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观描绘和对人物精神状态的刻画,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和精神追求的独特感悟,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
我闻菩萨昔因地,所供养佛名观音。
从闻思修入悟心,心精遗闻而得道。
见闻觉知不可易,譬如西北与东南。
而此乃曰闻可遗,令人罔然堕疑网。
龙本无耳闻以神,蛇亦无耳闻以眼。
牛无耳故闻以鼻,蝼蚁无耳闻以身。
六根互用乃如此,闻不可遗岂理哉。
彼于异类昧劣中,而亦精妙不间断。
况我自在慈忍力,无畏解脱独不然。
钟鼓俱击声不同,知其不同是生灭。
而二种声不相参,即是同时寂灭法。
稽首净智功德聚,广大庄严悲愿海。
悯我心明力不逮,时时种子发现行。
如人因酒而发狂,戒饮辄复逢佳酝。
愿灭颠倒痴暗障,愿获辩才智慧藏。
游戏十方微尘刹,亦施无畏利众生。
凡曰有心能闻者,同入圆通三昧海。
《泗州院旃檀白衣观音赞》【宋·释德洪】我闻菩萨昔因地,所供养佛名观音。从闻思修入悟心,心精遗闻而得道。见闻觉知不可易,譬如西北与东南。而此乃曰闻可遗,令人罔然堕疑网。龙本无耳闻以神,蛇亦无耳闻以眼。牛无耳故闻以鼻,蝼蚁无耳闻以身。六根互用乃如此,闻不可遗岂理哉。彼于异类昧劣中,而亦精妙不间断。况我自在慈忍力,无畏解脱独不然。钟鼓俱击声不同,知其不同是生灭。而二种声不相参,即是同时寂灭法。稽首净智功德聚,广大庄严悲愿海。悯我心明力不逮,时时种子发现行。如人因酒而发狂,戒饮辄复逢佳酝。愿灭颠倒痴暗障,愿获辩才智慧藏。游戏十方微尘刹,亦施无畏利众生。凡曰有心能闻者,同入圆通三昧海。
https://shici.929r.com/shici/72HrX7.html
芭蕉莫寒心欲折,密烛华光清夜白。
春风吹梦正扶摇,□高堕落银蟾穴。
青鸾睡稳云委地,桂叶初齐香不□。
千门万户金碧开,时时忽见如花妾。
心清别殿闻□□,觉来殷枕哀怨声。
月廊花影无人问,金鸭香消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