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汉清秋万里遥,月开妆镜桂云消。
可怜精卫空填海,不及天孙鹊驾桥。
银汉清秋万里遥,月开妆镜桂云消。
可怜精卫空填海,不及天孙鹊驾桥。
这首明代诗人冯琦的《七夕四首(其一)》描绘了七夕节(又称乞巧节)的景象。"银汉清秋万里遥",诗人以银河为背景,展现了一幅秋夜星空的辽阔画面,银汉(银河)在清冷的秋季显得尤为明亮。"月开妆镜桂云消",月亮如妆镜般明亮,映照在广袤的天空中,连带着飘散的桂花云也仿佛被月光洗净。
接下来的两句,"可怜精卫空填海,不及天孙鹊驾桥",诗人借用了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精卫是神话中的小鸟,试图用小石子填平东海,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而"天孙"指的是织女,"鹊驾桥"则是指每年七夕,喜鹊们会在银河上搭起鹊桥,让牛郎织女得以相会。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精卫填海的同情和对爱情的向往,暗示了人间夫妻分离的无奈与七夕佳节团圆的美好愿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秋银河为背景,融合了神话传说,寓言深刻,情感细腻,展现了诗人对传统节日的独特见解和对美好情感的寄托。
朝寻古寺石齧屦,暮上崇丘风掠冠。
狂饮眼看红日尽,高歌声入碧云寒。
乱峰犹作太古色,野墓不知游客欢。
何必龙山为故事,赋诗留与后人看。
吾郡称文物,君家续圣贤。
尼山悬日月,野树隔云烟。
追远逢昭代,游方及盛年。
北通三仲谱,南下九江船。
雁起垂纶外,鸥飞解缆前。
水凉闻雨坐,沙暝望星眠。
岱岳遥临海,河流远自天。
路询洙泗境,人指郓欢田。
日观朝辉接,风云暮色连。
閟宫俱寂寂,阙里独绵绵。
翠合知林墓,翚飞识庙堧。
趋庭槐气润,拜下柏阴圆。
科斗残书帙,旋虫坏乐悬。
图稽始祖出,世别小宗传。
远近论昭穆,尊卑齿后先。
杖裁楷木净,冠截桧皮坚。
旧俗闻诗礼,遗仪见豆笾。
玉倾当别酒,珠写赠行篇。
古道嗟环辙,长途劝著鞭。
京师同逆旅,瀛海限飞仙。
赋或君王问,贫应故旧怜。
苦吟冰合砚,危坐雪侵毡。
鱼目从人贵,蛾眉祇自妍。
犹怀薛氏剑,未绝伯牙弦。
卒业思归鲁,离群遽发燕。
霜蹄终奋迅,风翼暂回旋。
文忆来时把,诗要去日联。
绿芜羁思满,青柳别愁牵。
为客惭乌鸟,因君感杜鹃。
兖城多驿使,频寄彩云笺。
《送孔惟中再谒祖林》【元·傅若金】吾郡称文物,君家续圣贤。尼山悬日月,野树隔云烟。追远逢昭代,游方及盛年。北通三仲谱,南下九江船。雁起垂纶外,鸥飞解缆前。水凉闻雨坐,沙暝望星眠。岱岳遥临海,河流远自天。路询洙泗境,人指郓欢田。日观朝辉接,风云暮色连。閟宫俱寂寂,阙里独绵绵。翠合知林墓,翚飞识庙堧。趋庭槐气润,拜下柏阴圆。科斗残书帙,旋虫坏乐悬。图稽始祖出,世别小宗传。远近论昭穆,尊卑齿后先。杖裁楷木净,冠截桧皮坚。旧俗闻诗礼,遗仪见豆笾。玉倾当别酒,珠写赠行篇。古道嗟环辙,长途劝著鞭。京师同逆旅,瀛海限飞仙。赋或君王问,贫应故旧怜。苦吟冰合砚,危坐雪侵毡。鱼目从人贵,蛾眉祇自妍。犹怀薛氏剑,未绝伯牙弦。卒业思归鲁,离群遽发燕。霜蹄终奋迅,风翼暂回旋。文忆来时把,诗要去日联。绿芜羁思满,青柳别愁牵。为客惭乌鸟,因君感杜鹃。兖城多驿使,频寄彩云笺。
https://shici.929r.com/shici/peL3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