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宿路旁寺,霜清梦亦寒。
忆曾游览处,来觅旧题看。
病衲成新塔,层楼隐败垣。
青山犹不老,千叠似翔鸾。
一宿路旁寺,霜清梦亦寒。
忆曾游览处,来觅旧题看。
病衲成新塔,层楼隐败垣。
青山犹不老,千叠似翔鸾。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宿本觉寺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禅意与自然之美的融合。
首句“一宿路旁寺,霜清梦亦寒”,开篇即点明了住宿地点与环境特点。夜晚的寺庙被一层薄霜覆盖,不仅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这里的“梦亦寒”更是巧妙地将梦境与现实相联系,让人感受到即使在梦中,诗人也难以摆脱这份清寒与孤寂。
接着,“忆曾游览处,来觅旧题看”,诗人回忆起曾经游历过的风景,心中涌起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他来到寺庙,寻找着曾经留下的痕迹,试图在历史的角落里找回那份记忆中的温暖与感动。
“病衲成新塔,层楼隐败垣”,这两句描绘了寺庙内的景象。僧人因病而穿的僧衣,如今已化作一座新塔,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佛教的永恒。而那层楼则隐藏在破败的墙垣之后,既是对寺庙历史变迁的感慨,也是对时间流逝的深刻反思。
最后,“青山犹不老,千叠似翔鸾”,诗人以青山为喻,表达了对自然永恒不变的赞美。即便是在这破败的寺院之中,青山依旧保持着其不老的姿态,如同飞翔的凤凰一般,展现出生命与自然的和谐之美。这一句不仅升华了主题,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永存的渴望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和生命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在清寒的夜晚,诗人的心灵得到了净化与升华,仿佛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达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思君中肠结,见君怀抱开。
既近情若淡,话别心始悲。
离合本定数,惆怅胡为哉?
而我不自禁,欲行重徘徊。
深宵谈转剧,漏鼓已屡催。
后会讵可必,切切订重来。
感兹意良厚,有泪能勿挥。
嗟予叹落拓,如君信奇才。
勉力爱景光,莫便隐蒿莱。
征车已载途,路指黄金台。
京洛多风尘,恐与素心违。
摇摇如悬旌,愁怀当语谁?
闽滩三百六,一滩一变态。
或曲如蛇盘,或激如鼎沸。
奋张如马鬣,起伏似龙背。
两岸山回旋,中流石破碎。
想当疏凿初,会逢禹力惫。
篙师工避就,仓卒施狡狯。
不闻人语喧,指挥惟用臂。
一泻落云端,飞鸟难争快。
开眸辨天地,已出风涛外。
惊魂尚摇摇,前滩复相对。
有时稍不戒,逝触怒石败。
嗟哉游子颜,那得不憔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