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本觉寺》
《宿本觉寺》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五言律诗

一宿路旁寺,霜清梦亦寒。

忆曾游览处,来觅旧题看。

病衲成新塔,层楼隐败垣。

青山犹不老,千叠似翔鸾。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宿本觉寺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禅意与自然之美的融合。

首句“一宿路旁寺,霜清梦亦寒”,开篇即点明了住宿地点与环境特点。夜晚的寺庙被一层薄霜覆盖,不仅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这里的“梦亦寒”更是巧妙地将梦境与现实相联系,让人感受到即使在梦中,诗人也难以摆脱这份清寒与孤寂。

接着,“忆曾游览处,来觅旧题看”,诗人回忆起曾经游历过的风景,心中涌起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他来到寺庙,寻找着曾经留下的痕迹,试图在历史的角落里找回那份记忆中的温暖与感动。

“病衲成新塔,层楼隐败垣”,这两句描绘了寺庙内的景象。僧人因病而穿的僧衣,如今已化作一座新塔,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佛教的永恒。而那层楼则隐藏在破败的墙垣之后,既是对寺庙历史变迁的感慨,也是对时间流逝的深刻反思。

最后,“青山犹不老,千叠似翔鸾”,诗人以青山为喻,表达了对自然永恒不变的赞美。即便是在这破败的寺院之中,青山依旧保持着其不老的姿态,如同飞翔的凤凰一般,展现出生命与自然的和谐之美。这一句不仅升华了主题,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永存的渴望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和生命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在清寒的夜晚,诗人的心灵得到了净化与升华,仿佛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达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高骈

坐制东南意可知,中原盗贼任交驰。

可怜后事输周宝,且欲三分效猘儿。

楼上迎仙终未见,庭前乘鹄复谁欺。

野乌入室成先兆,正是将军跋扈时。

(0)

段太尉秀实

殿前戎服对源休,一击惊看面血流。

岂有武人能办此,即无逸事亦千秋。

追兵倒用司农印,植槊高悬悍卒头。

梁上大绫三百疋,尘封依旧未曾收。

(0)

读《后汉书》作小乐府三十八章·其二十八皇甫规

宦寺厄名贤,党祸亦可虑。

当时皇甫规,竟耻不得豫。

(0)

读《后汉书》作小乐府三十八章·其二十三帝不谛

咄咄白马令,上书用露布。

直云帝不谛,何怪人主怒。

(0)

道经卫辉留别叶季木德林

思君中肠结,见君怀抱开。

既近情若淡,话别心始悲。

离合本定数,惆怅胡为哉?

而我不自禁,欲行重徘徊。

深宵谈转剧,漏鼓已屡催。

后会讵可必,切切订重来。

感兹意良厚,有泪能勿挥。

嗟予叹落拓,如君信奇才。

勉力爱景光,莫便隐蒿莱。

征车已载途,路指黄金台。

京洛多风尘,恐与素心违。

摇摇如悬旌,愁怀当语谁?

(0)

下滩

闽滩三百六,一滩一变态。

或曲如蛇盘,或激如鼎沸。

奋张如马鬣,起伏似龙背。

两岸山回旋,中流石破碎。

想当疏凿初,会逢禹力惫。

篙师工避就,仓卒施狡狯。

不闻人语喧,指挥惟用臂。

一泻落云端,飞鸟难争快。

开眸辨天地,已出风涛外。

惊魂尚摇摇,前滩复相对。

有时稍不戒,逝触怒石败。

嗟哉游子颜,那得不憔悴。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