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踏莎行》
《踏莎行》全文
宋 / 袁去华   形式: 词  词牌: 踏莎行

醉捻黄花,笑持白羽。秋江绿涨迷平楚。

燕鸿曾寄去年书,汉皋不记来时路。

天际归舟,云中烟树。兰成憔悴愁难赋。

香囊钿合忍重看,风裳水佩寻无处。

(0)
注释
醉:喝醉。
捻:轻轻摘取。
黄花:菊花。
白羽:白色的羽毛,可能指信使或信物。
秋江:秋天的江面。
迷平楚:模糊了原本清晰的边界。
燕鸿:燕子。
去年书:去年的书信。
汉皋:古代地名,这里代指远方。
来时路:当初来的路。
天际:天边。
归舟:归来的船只。
云中烟树:云雾中的树木。
兰成:南朝诗人庾信的字,这里借指诗人自己。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容憔悴。
香囊:古代女子佩戴的香袋。
钿合:镶嵌有装饰品的盒子,通常用于存放首饰或信物。
忍:忍心。
重看:再次观看。
风裳水佩:轻薄如风的衣裳和水边的佩饰。
翻译
醉意中轻轻摘下黄花,笑着手持白羽。秋天的江水上涨,模糊了原本清晰的楚地景致。
去年的燕鸿曾传递书信,汉皋已不记得当初的来路。
天边的归舟在视野中消失,云雾中的树木若隐若现。我像兰成一样憔悴,愁绪难以言表。
曾经珍藏的香囊和钿盒,如今却不敢再看,飘逸的衣裳和水边的佩饰也都找寻不到。
鉴赏

这首《踏莎行》是宋代词人袁去华的作品,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词人的内心世界。"醉捻黄花,笑持白羽",开篇两句通过醉态和动作,传达出词人试图排遣愁绪的轻松表面,但又透露出内心的苦涩。"秋江绿涨迷平楚",描绘了秋天江水上涨,模糊了原本清晰的景致,象征着词人情感的迷茫。

"燕鸿曾寄去年书,汉皋不记来时路",借燕子传书和迷失路径的典故,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天际归舟,云中烟树",进一步渲染了词人对远方的期待和对现实的失落,画面凄美而深远。

"兰成憔悴愁难赋",借用南朝诗人庾信的典故,形容自己因愁苦而形销骨立,难以用言语表达。最后两句"香囊钿合忍重看,风裳水佩寻无处",通过不再触碰昔日的物品,暗示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深深眷恋和无法挽回的哀伤。

整体来看,袁去华在这首词中以细腻的笔触,将个人的离愁别绪与自然景色相结合,展现出一种深沉而内敛的哀婉之美。

作者介绍
袁去华

袁去华
朝代:宋   字:宣卿   籍贯:江西奉新(一作豫章)

袁去华,字宣卿,江西奉新(一作豫章)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末前后在世。绍兴十五年(公元一一四五年)进士。改官知石首县而卒。善为歌词,尝为张孝祥所称。去华著有适斋类稿八卷,词一卷,著有《适斋类稿》、《袁宣卿词》、《文献通考》传于世。
猜你喜欢

定林洗心轩

翼翼粉墙断,修修绿径深。

师心不用洗,聊用洗人心。

(0)

次韵安止春词十首·其九

青春又送一年来,不道春霜两鬓催。

春浅春深春自老,且将怀抱向春开。

(0)

阮师旦希圣彻垣开轩而东湖仙亭射的诸山如在掌上予为之名曰新轩盖取景物变态新新无穷之义赋十绝句·其二

东湖水似鉴湖明,红白荷花自在生。

只有香风吹客座,更无烦暑到檐楹。

(0)

陪朱行中龙图饮澄惠院二首·其一

寒烟淡日满沧洲,台榭相通一径幽。

志欲吞吴嗟隔水,力能成魏密藏舟。

纸窗趁晓开黄卷,蒲叶涵春付白鸥。

千载废兴何可问,一樽浊酒更迟留。

(0)

芜阴北寺桧轩

青幢碧盖俨天成,湿翠濛濛滴画楹。

禅客自陪千岁老,游人时把一樽倾。

耻随桃李春风短,夺尽松篁夜气清。

安得鬼仙提巨笔,不容左纽独传名。

(0)

和留秀才秋日田舍

物幻非真只自知,却寻田舍度衰迟。

漫为陶令柴桑乐,不学荆轲易水悲。

午睡最能消永日,一巢长欲寄深枝。

闻君亦有逍遥趣,可濯沧浪共赋诗。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王义山 宁调元 牛焘 程珌 郭应祥 释智朋 释师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