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采莼·其二》
《采莼·其二》全文
明 / 沈守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步兵偶尔忆山林,尚自风流说到今。

不知千里如何味,直待鲈鱼江水深。

(0)
鉴赏

这首诗《采莼(其二)》由明代诗人沈守正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山林生活的怀念与向往,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首句“步兵偶尔忆山林”,以典故引入,暗指诗人偶一为之的思乡之情,如同古代的步兵将军,虽身在尘世,心却常怀山林。这句既点明了主题,又营造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意境。

次句“尚自风流说到今”,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这里的“风流”不仅指诗人的风度翩翩,更蕴含着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美。这句话表明,尽管时光流转,但诗人对山林的怀念与赞美之情依然如故,流传至今。

第三句“不知千里如何味”,则以疑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山林之美的想象与期待。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距离拉长到千里之外,强调了诗人对未知美景的好奇与渴望。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最后一句“直待鲈鱼江水深”,以具体的景物——鲈鱼和江水,作为形象的寄托,表达了诗人对回归自然、享受宁静生活的憧憬。鲈鱼是江南地区常见的美味食材,而“江水深”则象征着深邃的自然环境。整句话意味着只有当诗人真正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才能品尝到那份来自山林深处的甘甜与宁静。

综上所述,《采莼(其二)》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巧妙的构思,展现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深深眷恋与向往,以及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也传递了对自然和谐生活的美好追求。

作者介绍

沈守正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送僧还松萝山

乡井何曾念,溪山不肯忘。

百滩春水色,万壑古松香。

云影同归路,钟声出上方。

松萝最深处,閒坐阅流光。

(0)

登富春永安寺

栗叶村前石子溪,青山一掩路浑迷。

也知谷里多猿鸟,未信云中有犬鸡。

满耳只闻诸涧响,回头方觉众峰低。

平生倾想今朝到,愿结茅茨在寺西。

(0)

江村

残阳在木末,远鸟下孤屿。

渔舟归未归,吹笛芙蓉渚。

(0)

春日西溪即事·其一

云断山峰远远,树回溪路斜斜。

酒旗风飏村店,牛衣日晒田家。

唤妇鸠藏密竹,引雏鸭聚圆沙。

人晚棹歌归去,争先去折汀花。

(0)

余从安庆回家两日,仍束装至上海,即得见俊儿凶信,作此悼之·其四

紫气分明却上眉,三生精魄怅来迟。

每从香灺灯残后,想到牵衣索抱时。

(0)

杂诗

落叶委通衢,纷然无人扫。

但睹新行迹,不见旧时道。

古木倚道旁,乱藤络其杪。

岁暮虽青青,终非本容好。

世人怀往途,悟此苦不早。

振衣无后期,来从汉阴老。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