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古山人》
《送古山人》全文
宋 / 李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喜闻吉事怕闻凶,天下人心处处同。

乍出山来言语拙,莫将刺字谒王公。

(0)
注释
喜闻:喜欢听到。
吉事:好事。
怕闻:害怕听到。
凶:坏事。
天下人心:人们的心思。
处处同:到处都一样。
乍出:刚从。
山来:山里出来。
言语拙:说话不流利。
莫:不要。
刺字:有刺青的标记。
谒:拜见。
王公:有权势的大人物。
翻译
喜欢听到好消息却害怕听到坏消息,普天之下的人心都差不多。
刚刚走出山里,说话显得笨拙,不要把刺青当作名片去拜见达官贵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李觏的作品,名为《送古山人》。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对生活平淡、不愿涉足世俗纷争的心态。

“喜闻吉事怕闻凶,天下人心处处同。” 这两句表达了人们普遍的情感倾向,即喜欢听好消息而害怕听到坏消息,这是人之常情,无论古今中外都是一致的。诗人通过这两句话揭示出一种共同的人性,既是对现实的观察,也反映出了作者本人的内心感受。

“乍出山来言语拙,莫将刺字谒王公。” 这两句则透露出诗人一种超脱世俗、不愿过多涉足官场或政治斗争的心情。诗中的“古山人”可能是隐士,也可能是诗人理想化的自我形象。而“言语拙”则意味着诗人对于复杂的世事不感兴趣,或者是出于对权力斗争的淡漠,不愿也不能在那场合中流利地表达自己。最后,“莫将刺字谒王公”则是对这种避世态度的一种体现,诗人不想通过文字去迎合或批评那些有权势的人物。

总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复杂社会关系的疏离。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自由和独立自我表达的渴望。

作者介绍
李觏

李觏
朝代:宋   字:泰伯   号:盱江先生   籍贯:来学者常数十百   生辰:1009—1059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猜你喜欢

夜将晓梦过原次寮隐居赋诗为次寮赠得起二语觉而足之乙巳年六月初十日

莫道山林无可乐,只鸡斗酒有余情。

觉来却是圜窗梦,卧听燕山杜宇鸣。

幽累缚我家何在,世事令人身自轻。

一枕黄粱心未了,长天目断片云横。

(0)

七歌·其四

有目闲将一世愁,聚来都放在眉头。

肉眶不见羊肠险,血泪可增江海流。

我思哲人瞻万里,乾坤顾眄在双眸。

呜呼四歌兮歌意频,要识人间假与真。

(0)

徐州十二咏·其三华佗墓

徒把金针事老瞒,千年荒冢朔风寒。

从来枉却陈琳檄,到底西陵泪不干。

(0)

草堂即事四首·其二

老来多病务藏修,还对琴书意未休。

窗户日高缃帙展,砚池冰薄墨花浮。

湖边秋水芙蓉阁,江上春风罨画舟。

记得携琴行乐处,几回清梦绕沧洲。

(0)

北京八咏·其七卢沟晓月

扈跸重来趣晓装,鸡声残月树苍苍。

数峰云影横空阔,一带波光入渺茫。

人语暗喧孤戍犬,马蹄寒踏满桥霜。

望中风景皆诗思,况复楼台是帝乡。

(0)

迎诏

百万王师付总戎,翩翩丹诏紫泥封。

边庭号令雷霆震,寰宇恩波雨露浓。

日近中天翔彩凤,春深巨海奋苍龙。

江南宰相如周召,玉带金鱼觐九重。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