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把金针事老瞒,千年荒冢朔风寒。
从来枉却陈琳檄,到底西陵泪不干。
徒把金针事老瞒,千年荒冢朔风寒。
从来枉却陈琳檄,到底西陵泪不干。
这首诗通过对比与讽刺的手法,展现了对华佗墓的深刻思考。首句“徒把金针事老瞒”运用了典故,暗指华佗医术高超,却因曹操的猜疑而被迫隐瞒自己的真实身份和能力,最终导致悲剧。接着,“千年荒冢朔风寒”描绘了华佗墓历经千年的荒凉景象,朔风凛冽,象征着历史的冷酷与时间的无情。
“从来枉却陈琳檄”一句,借用了陈琳为曹操起草檄文的典故,讽刺了华佗在生前未能得到应有的认可与尊重,死后墓地荒凉,如同被遗忘。最后,“到底西陵泪不干”表达了对华佗命运的深切同情,即使在死后,华佗的墓地仍能感受到他未尽的遗憾与泪水,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历史公正性的质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华佗墓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对华佗个人命运的同情,也蕴含了对历史公正与人性价值的深刻反思。
稽首泗州普照王,曩以宝塔接群品。
塔今败坏成微尘,随意分身无不在。
我观世间有为法,无常迁变同一空。
假饶建塔如恒沙,未有不归幻灭者。
岂惟淮塔有兴废,阿育王造亦非坚。
菩萨应感常现世,不随宝塔俱存亡。
耕雨穫晴长淮风,普为众生作饶益。
我今绘此应感象,常以正念为皈依。
于此员光一寻中,而兴七级浮屠想。
正念皈依无间断,普愿菩萨常感通。
洪钟小大随叩鸣,所求所请皆如意。
念芳钿委路,粉浪翻空,谁补春痕。
伫立伤心事,记宫檐点鬓,候馆沾襟。
东君护香情薄,不管径云深。
叹金谷楼危,避风台浅,消瘦飞琼。
梨云已成梦,谩蝶恨凄凉,人怨黄昏。
捻残枝重嗅,似徐娘虽老,犹有风情。
不禁许多芳思,青子渐成阴。
怕酒醒歌阑,空庭夜月羌管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