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草堂即事四首·其二》
《草堂即事四首·其二》全文
明 / 胡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老来多病务藏修,还对琴书意未休。

窗户日高缃帙展,砚池冰薄墨花浮。

湖边秋水芙蓉阁,江上春风罨画舟。

记得携琴行乐处,几回清梦绕沧洲。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文人深居简出的生活状态,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在草堂中的日常活动与内心世界。

首句“老来多病务藏修”,点明了诗人年岁已高,身体多病,但仍致力于学问的积累与修养,体现了其对知识的执着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接下来,“还对琴书意未休”一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琴书相伴,精神世界丰富而充实的情景,表现了他即使在病痛中也未曾放弃对艺术与文化的追求。

“窗户日高缃帙展,砚池冰薄墨花浮”两句,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展现了诗人在草堂内读书写字的生活画面。日光透过窗户洒在展开的书籍上,砚台中的墨水因寒冷而结成薄冰,但诗人的创作热情并未因此减退,反而在这样的环境中更加凸显了其对文字的热爱与专注。

“湖边秋水芙蓉阁,江上春风罨画舟”则将视野扩展至自然风光之中,描绘了诗人所处环境的美丽与宁静。湖水清澈,秋日里盛开的芙蓉映衬着阁楼,江面上春风轻拂,画船悠然前行,这些景象不仅增添了诗的意境美,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向往。

最后,“记得携琴行乐处,几回清梦绕沧洲”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快乐时光的回忆,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通过梦境的描绘,诗人似乎在寻找心灵的归宿,渴望摆脱现实的束缚,回归到一种更为纯粹、自由的状态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诗人日常生活、自然景色及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同时也流露出对知识、艺术与自然的深深热爱。

作者介绍
胡俨

胡俨
朝代:明

胡俨(1360-1443年),字若思,南昌人。通览天文、地理、律历、卜算等,尤对天文纬候学有较深造诣。洪武年间考中举人。明成祖朱棣成帝后,以翰林检讨直文渊阁,迁侍讲。永乐二年(1404)累拜国子监祭酒。重修《明太祖实录》、《永乐大典》、《天下图志》,皆充总裁官。洪熙时进太子宾客,仍兼祭酒。后退休回乡。同时擅长书画,著有《颐庵文选》、《胡氏杂说》。正统八年(1443年)去世,终年八十三岁。
猜你喜欢

赠许彦周宣教游岳彦周参机道者

一幅纱巾九节筇,翛然生计似庞公。

孤云野鹤登空去,万壑千岩堕笑中。

岣嵝晴披应独往,懒瓒醉卧与谁同。

遥知勘破痴禅老,想见临机面发红。

(0)

送晓上人归西湖白阁所居

我忆钱塘雪鬓新,三年东望肺生尘。

那知南浦清湘岸,忽见西湖白阁人。

熟视音姿疑梦寐,便惊风物有精神。

倏然又入千峰去,惆怅孤云野鹤身。

(0)

瑞香花

灵根闻是花中瑞,可怜亦肯乘春开。

色深卷肉浅巴锦,香浓入骨生秦梅。

也知秀丽不群品,最宜阴洁幽庭栽。

落英红叶不忍扫,从教狼藉蒙苍苔。

(0)

题水镜轩

小轩明快照岩阿,得道幽人喜气多。

但视世间如水镜,方知梦境有山河。

佳眠不碍林光入,清坐何妨夜月过。

我亦思归老丘壑,结邻西崦肯容么。

(0)

秋晚同超然山行

诸方游遍浑如梦,古寺归来独掩扃。

无复诗篇云锦段,但馀心境木蛇形。

高秋霜叶鱼腮赤,落日远山螺髻青。

步尽松阴忽回首,绿萝疏处见溪亭。

(0)

白日有閒吏青原无惰民为韵奉寄李成德十首·其五

少年韵如春,才可供十吏。

故人半青云,隐几肘门寐。

行看登玉堂,清坐追陆贽。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于慎行 虞俦 张宁 袁华 刘绎 黄省曾 江源 黄佐 释今无 谢迁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