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搥打透无尽藏,一切珍宝吾皆有。
拈来普济贫乏人,免使波吒路边走。
一搥打透无尽藏,一切珍宝吾皆有。
拈来普济贫乏人,免使波吒路边走。
这首诗以简洁有力的语言,传达了佛教中关于慈悲与布施的深刻思想。"一搥打透无尽藏,一切珍宝吾皆有",诗人以“一搥”象征着瞬间的觉悟或行动,穿透了无尽的宝藏,暗喻着在佛法的智慧中,一切珍贵的教义和法门都是可以获取的。这里的“一切珍宝”不仅指物质财富,更包含了精神层面的智慧、慈悲与解脱之道。
接着,“拈来普济贫乏人,免使波吒路边走”,进一步阐述了佛法实践的重要性。通过“拈来”这一动作,将所学的佛法知识或善行,施予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们,帮助他们摆脱苦难,避免他们像波吒(一种植物)一样在路边受苦。波吒在这里可能象征着那些在社会边缘、生活困顿的人群,强调了佛法的实践应当是普度众生、消除苦难的过程。
整体而言,这首偈语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表达了佛教中追求智慧、实践慈悲、普渡众生的核心理念,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行善,以实际行动体现佛法的精神。
天开檀海秘,人现宰官身。
玉鼎调明主,金仙属老臣。
九衢悬慧日,四照尽阳春。
晚就苍霞地,闲同宝树邻。
江山留胜迹,题咏忆前人。
学接千秋统,心兼八解真。
地灵霖作石,道广露为津。
回首三千界,青云满后尘。
别路寒山外,佳期皓月边。
如何今夜梦,仍作想夫怜。
叶已题红去,人空在眼前。
凄凉抱柱意,零落采萧篇。
有恨春偏老,无书雁不传。
蚕丝终自结,荷露岂成圆。
易隔相思地,难忘离恨天。
因思解佩日,翻忆献珰年。
倦绣情仍剧,怀春思未捐。
晚风垂柳暗,初日映霞鲜。
弱益花前媚,颦生病后妍。
妆成娇似凤,人竞指如仙。
价并时年重,心俱白日悬。
锦衾欢伴宿,鸳缕喜同牵。
珍重三更枣,踟蹰一夜眠。
因缘真好恶,去住得迍邅。
自别眉端月,长乖足下莲。
秋兰正堪把,愁绝为谁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