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寿叶台山太师二首·其一赋得宝地苍霞》
《寿叶台山太师二首·其一赋得宝地苍霞》全文
明 / 伍瑞隆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天开檀海秘,人现宰官身。

玉鼎调明主,金仙属老臣。

九衢悬慧日,四照尽阳春。

晚就苍霞地,闲同宝树邻。

江山留胜迹,题咏忆前人。

学接千秋统,心兼八解真。

地灵霖作石,道广露为津。

回首三千界,青云满后尘。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叶台山太师所处的宝地苍霞之景,充满了浓厚的道教色彩和深远的历史文化底蕴。诗人以“天开檀海秘”起笔,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神秘氛围相结合,暗示了叶台山太师所在之地的非凡之处。接下来,“人现宰官身”一句,既是对太师身份的尊崇,也暗含了其在人间的影响力。

“玉鼎调明主,金仙属老臣”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将太师比作调鼎的玉器,与明君相配,同时又将他视为金仙的守护者,显示了其在宗教信仰中的崇高地位。这不仅体现了对太师的敬仰,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道德领袖的推崇。

“九衢悬慧日,四照尽阳春”描绘了太师所处之地的光明与温暖,象征着智慧与和谐。而“晚就苍霞地,闲同宝树邻”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祥和,仿佛太师与自然界的美好融为一体,享受着宁静与超脱。

“江山留胜迹,题咏忆前人”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追忆与传承,强调了叶台山太师所处之地不仅是自然美景,更是文化与历史的见证。最后,“学接千秋统,心兼八解真”展现了太师在学术与精神层面的深厚造诣,以及其对真理的追求与理解。

“地灵霖作石,道广露为津”则通过自然现象的描述,寓意太师所在之地的灵气与宽广的道义,如同雨水滋润大地,成为人们心灵的指引。最后,“回首三千界,青云满后尘”以宏大的视角,展望太师的影响超越时空,如同青云般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彰显了其深远的历史意义与个人魅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叶台山太师及其所处环境的描绘,展现了其在宗教、政治、文化和哲学等多个层面上的崇高地位与深远影响,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美、历史文化的赞美与敬仰。

作者介绍

伍瑞隆
朝代:明

伍瑞隆(一五八五 — 一六六六),字国开,号铁山,晚号鸠艾山人。香山(今中山)人。弱冠补弟子员。明熹宗天启元年(一六二一)解元。明思宗崇祯十年(一六三七)副榜。初授化州教谕,修《高州府志》,以信史称,擢翰林院待诏,迁户部主事,再迁员外郎,管仓场。十五年,任河南大梁兵巡道,旋署藩臬两司。谢病归。南明绍武帝立,拜太仆寺正卿。明亡,隐居邑之鸠艾山中。卒年八十二。善诗书画,有《临云集》、《辟尘集》、《少城别业近草》、《鸠艾山人赋》等。清康熙《香山县志》卷七、清乾隆《香山县志》卷六有传。
猜你喜欢

慕容垂二首·其一

却缺西入秦,才大不容身。

鸾翮有时铩,饥鹰谁能驯。

(0)

雨过后张叟园圃

波岸碧沄沄,山根一片云。

几番新雨足,又见绿秧分。

偶为寻高士,重来问此君。

何时把杯酒,花下醉夕曛。

(0)

金沙江西行十首·其六三仙村

旧是桃源路,仙庄幸可居。

人供牛米外,家有鹤租馀。

石影来唐朮,仙踪托子虚。

遐荒多僻事,闲话意何如。

(0)

花马竹枝词七首·其一

六诏遗民慨已非,河山风景尚依稀。

匏笙芦笛家家吹,白雪梅花处处飞。

(0)

西湖杂咏六首·其二

湖上依然似画图,冬青树冷六陵芜。

孤臣长占栖霞岭,宋代湖山半亩无!

(0)

看山写怀

我居市廛间,恨无青山绿水环。

山人在山里,日夕峰峦烟雾起。

山人对山不解吟,孤负山水有清音。

我生能诗乏山住,失却画本无佳句。

倚楼遥望翠微巅,春来、春去迷红树。

座中有客话山容,山东有竹西有松。

山村月出催沽酒,山寺云封闻打钟。

泉声鸟语供清听,昏曙阴晴尽诗兴。

安得移居入深山,登山看海澄如镜。

山人阻我莫移家,山中无虎有苛政。

城市尘埃不易居,山林徭役亦难应。

丹灶无宽宏景庐,蓬蒿还隘羊求径。

不须歌啸慕渔樵,万水千山鲜乾净。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