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馆清凉车驾停,仰流鳞集众藩屏。
亦咨力穑秋称好,更喜攻驹境永宁。
长计何须誇绝幕,恩柔遂以抚来庭。
寻常视此殊艰致,谟烈躬承勉德馨。
塞馆清凉车驾停,仰流鳞集众藩屏。
亦咨力穑秋称好,更喜攻驹境永宁。
长计何须誇绝幕,恩柔遂以抚来庭。
寻常视此殊艰致,谟烈躬承勉德馨。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在塞馆中的场景,展现了其对国家治理的深思熟虑与宽厚仁慈。首句“塞馆清凉车驾停”,描绘了皇帝在清凉的塞馆中驻足,暗示了他在此地的宁静思考。接着,“仰流鳞集众藩屏”一句,通过鱼儿游动的形象,象征着四方藩属的聚集,表达了国家的统一与稳定。
“亦咨力穑秋称好,更喜攻驹境永宁”两句,进一步阐述了皇帝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和对军事力量的欣赏,强调了国家的繁荣与安全。其中,“力穑”指辛勤耕作,“秋称好”则表达了对丰收季节的喜爱;“攻驹”可能指的是训练战马,而“境永宁”则表达了对国家长期和平的期待。
“长计何须誇绝幕,恩柔遂以抚来庭”两句,体现了皇帝的长远规划与仁政思想。他不需要夸耀边疆的功绩,而是以温和的政策安抚各方,维护国家的和谐与安宁。
“寻常视此殊艰致,谟烈躬承勉德馨”最后两句,总结了皇帝面对困难时的坚定态度和对道德修养的追求。他以平常心看待国家治理中的挑战,亲自践行并倡导高尚的品德,使国家治理充满正气。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清朝乾隆皇帝在国家治理上的深谋远虑、仁爱宽厚以及对道德修养的重视,是其治国理念的艺术化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