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岁名高有悔辞,中年怀抱太凄其。
酒酣小杜凌云气,春去冬郎绝代诗。
莲墓松风魂绕处,桥山雪夜泪枯时。
传心一语终难灭,病榻微闻细似丝。
早岁名高有悔辞,中年怀抱太凄其。
酒酣小杜凌云气,春去冬郎绝代诗。
莲墓松风魂绕处,桥山雪夜泪枯时。
传心一语终难灭,病榻微闻细似丝。
这首诗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陈曾寿所作,名为《书梁文忠公遗诗后(其一)》。诗中流露出对已故梁文忠公遗诗的深切感慨与追思。
首联“早岁名高有悔辞,中年怀抱太凄其”,开篇即揭示了梁文忠公早年的名声与中年的复杂情感状态。早岁成名,却有悔辞,暗示其在年轻时或许有过后悔或遗憾之事;中年时,内心情感深沉而哀伤,透露出岁月流转带来的沧桑感。
颔联“酒酣小杜凌云气,春去冬郎绝代诗”,运用典故,将梁文忠公与唐代诗人杜甫相提并论,赞美其诗歌才华横溢,如同杜甫般能以豪情壮志抒发胸臆,即使在春去冬来、时光流逝之时,仍能创作出超越时代的佳作。
颈联“莲墓松风魂绕处,桥山雪夜泪枯时”,进一步描绘了梁文忠公逝世后的场景,通过“莲墓”、“松风”、“魂绕”、“桥山”、“雪夜”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悲凉而庄重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其去世的深切哀悼之情。
尾联“传心一语终难灭,病榻微闻细似丝”,收束全诗,强调梁文忠公遗言的深远影响,即便是在病榻上听到的细微话语,也难以磨灭其精神与智慧的光芒。这句诗体现了对梁文忠公遗志的传承与敬仰,以及对其思想价值的深刻认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梁文忠公生平、才华、逝世及遗言的回顾与赞颂,展现了诗人对其的深厚情感与崇敬之心,同时也反映了对历史人物及其作品价值的深刻思考。
断岸竹如云,翠色落寒濑。
艇子何处归,应转烟林外。
虚名强逐臭,小智矜藏钩。
蛮触蜗两角,古今貉一丘。
念昔齿方壮,抱愁山之幽。
誓从东南尉,策勋西北陬。
人事乃大谬,天命不少谋。
云梯乏仙骨,车辙半神州。
廉颇故思赵,韦孟欲徙邹。
锦水清堪濯,草堂靓可休。
傥有一区宅,不愿万户侯。
尚及公挂冠,共饱黄鸡秋。
塘影抱林光,樵风接溪浪。
最爱笋蕨时,恰是河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