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系安危四十秋,公才合作济川舟。
和风北雨人人悦,土俗民情处处求。
西北烽烟今日急,东南凋瘵几时瘳。
平生忧国忧民意,心纵求休谊可休。
身系安危四十秋,公才合作济川舟。
和风北雨人人悦,土俗民情处处求。
西北烽烟今日急,东南凋瘵几时瘳。
平生忧国忧民意,心纵求休谊可休。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诩为刘东山先生即将赴任大司马之职而作的赠别之作。全诗以“身系安危四十秋”开篇,表达了对刘先生四十年来为国家安定所付出的辛勤与贡献的敬佩之情。接着,“公才合作济川舟”一句,赞美了刘先生的卓越才能,如同能承载国家航向的舵手,引领国家走向繁荣。
“和风北雨人人悦,土俗民情处处求”两句,描绘了刘先生在各地推行仁政、改善民生的场景,无论是温和的政策还是应对困难的措施,都得到了民众的广泛欢迎和积极支持。这不仅体现了刘先生治理地方的智慧与能力,也反映了其深得民心的形象。
“西北烽烟今日急,东南凋瘵几时瘳”则将视角转向国家的安全与经济问题。面对西北边疆的紧急战事和东南地区的经济凋敝,刘先生被召赴任,肩负着解决这些重大问题的重任。这两句既展现了国家面临的严峻挑战,也预示了刘先生将要面临的艰巨任务。
最后,“平生忧国忧民意,心纵求休谊可休”表达了诗人对刘先生一生致力于国家和人民福祉的崇高精神的赞扬。即便是在个人层面,刘先生也深知“谊可休”,即在国家和人民需要之时,个人的休息与安逸是次要的,应当全力以赴,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高度概括的手法,既赞美了刘先生的卓越功绩,又表达了对其高尚人格的敬仰,以及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
神驹堕地无渥洼,象龙不复来流沙。
开元画手老韩干,为作郭家师子花。
当年故物不堪看,踣铁四蹄俱脱腕。
英姿逸态犹精神,仿佛风鬃血流汗。
龙眠画足不画蛇,意象异世同一家。
由来四大各假合,得此三昧无等差。
中郎名高自年少,画工如山不同调。
人间意气惊薾云,笔下风流尔得妙。
王家人物小安丰,作诗论画公所同。
一洗万古凡马空,九原谁唤杜陵翁。
君侯酌客黄金杯,六龙下食慈明催。
醉开画苑出天马,远自大宛西极来。
起云礧碨最后出,真龙八尺高崔嵬。
青天欲雨雨未作,怒云泼墨乌成堆。
长鸣自怪两耳立,路转欲从双镫回。
王良造父眼未识,骅骝骕骦天与才。
朝从燕代暮南粤,万里一息何辽哉。
公今此画何处得,外家中郎李公客。
人间英物有护持,世上丹青少颜色。
双花蜀锦青丝囊,还公此画公须藏。
天寒夜半黑风起,邂逅恐逐飞云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