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普贤寺》
《普贤寺》全文
明 / 彭孙贻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古刹前朝寺,荒城异代碑。

龙鳞扶灌木,鸟迹落罘罳。

石像丹青老,经文密印奇。

谁来證天眼,真似到峨眉。

银海横香象,莲台出宝池。

有情堪位果,历硕只脩持。

藓剥山门冷,僧归洗钵迟。

沉灰贤劫尽,梵网法云垂。

倘许迷津照,然灯礼辟支。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普贤寺的景象与氛围,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和宗教的庄严气息。

首联“古刹前朝寺,荒城异代碑”点明了寺庙的古老与历史的变迁,古刹与荒城形成对比,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厚重。

颔联“龙鳞扶灌木,鸟迹落罘罳”运用生动的比喻,将古老的龙鳞与灌木、鸟迹与罘罳(寺庙的装饰物)相结合,描绘出一幅自然与历史交融的画面,既有生机又有岁月的痕迹。

颈联“石像丹青老,经文密印奇”进一步强调了寺庙的古老与神秘,石像历经岁月而显得更加庄重,经文密印则透露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尾联“谁来證天眼,真似到峨眉”表达了对真正理解与体验寺庙精神之人的期待,仿佛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真正领略到寺庙的深邃与庄严,如同到达峨眉山一般。

接下来的四句“银海横香象,莲台出宝池。有情堪位果,历硕只脩持”描绘了寺庙内的景象与修行的氛围,银海、香象、莲台、宝池等意象,营造出一种神圣与清净的环境,象征着修行者追求的境界与目标。

尾段“藓剥山门冷,僧归洗钵迟。沉灰贤劫尽,梵网法云垂”通过描述山门的冷寂、僧人晚归、灰烬与法云的象征,展现了寺庙在现代社会中的孤独与坚守,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轮回与佛教教义的永恒。

最后一句“倘许迷津照,然灯礼辟支”表达了诗人希望寺庙能成为指引人们走出困惑、找到真理的灯塔,寓意着普贤寺不仅是佛教的圣地,也是心灵的避风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普贤寺的描绘,展现了其悠久的历史、庄严的氛围以及深刻的宗教内涵,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追求与人生哲理的思考。

作者介绍
彭孙贻

彭孙贻
朝代:明   字:仲谋/羿仁   号:茗斋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生辰:1615~1673年

彭孙贻(1615~1673年),字仲谋,一字羿仁,号茗斋,自称管葛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你喜欢

病中杂兴·其二

垂老飘零万里馀,肌肤瘦尽鬓毛疏。

皇恩若许归山去,豆地虽存不解锄。

(0)

句·其十四

山梅能摘索,溪蟹更清癯。

(0)

宿徐稚山斋中

已将夙昔志,抵掌为君陈。

笳鼓悲吴地,须眉忆汉臣。

梅花凭夜发,柳色司年新。

此夕关河客,应输夜卧人。

(0)

寿吕浩翁端明

寿乐长生宴,欢声满座频。

华灯留五日,今夕庆千春。

且作山中相,直诚天上人。

儿孙列庭下,冰玉更相亲。

(0)

寄申屠雪矶

病起何由慰所思,几回重读寄来诗。

定应闭户敲推处,雪满渔矶未必知。

(0)

句·其五十七

路小马蹄高复下,村深鸡唱有如无。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