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渡黄宿徐州堤上》
《渡黄宿徐州堤上》全文
清 / 舒焘   形式: 古风

青山无数争来前,黄河春水流涓涓。

三年燕赵饱尘土,眼明喜见江南天。

高楼倚空殊岝崿,苏子风流浑如昨。

滔滔浊水来昆仑,千古何人见消落。

层城华居十万家,春来飞遍桃李花。

通衢南北集行旅,夕阳烟火纷周遮。

长堤去水不盈丈,峨峨倒压重城上。

可怜性命轻蜉蝣,忍使儿童狎波浪。

朝廷恩大多灵威,岁发帑藏防堤围。

黄金百万亦虚掷,居民苦瘠蛟龙肥。

间关一夕河堤宿,隔岸疏镫出茅屋。

夜半风声若海潮,顿使危心生远目。

君不见桃源口决十丈余,万姓飘荡都为鱼。

儒生叹息空道路,归来还读《河渠书》。

(0)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舒焘的《渡黄宿徐州堤上》描绘了黄河边的壮丽景色和沉痛的社会现实。首联“青山无数争来前,黄河春水流涓涓”展现了山水相依的生动画面,春水潺潺,青山竞秀,富有生机。然而接下来的“三年燕赵饱尘土,眼明喜见江南天”则转向了对战乱之后的感慨,诗人历经尘土,见到江南的宁静,心情得以舒展。

中间四句“高楼倚空殊岝崿,苏子风流浑如昨。滔滔浊水来昆仑,千古何人见消落”,借苏轼的风流逸事,感叹黄河水势之大,暗寓历史沧桑与人事变迁。接下来,“层城华居十万家,春来飞遍桃李花”描绘了繁华的城市景象,与下文的“通衢南北集行旅,夕阳烟火纷周遮”形成对比,展现出城市的热闹与喧嚣。

然而,诗人并未忘却民生疾苦,“长堤去水不盈丈,峨峨倒压重城上”揭示了黄河泛滥的威胁,百姓生活困苦。“可怜性命轻蜉蝣,忍使儿童狎波浪”表达了对生命的怜悯和对儿童涉险的忧虑。接下来,诗人批评了朝廷的无能,“朝廷恩大多灵威,岁发帑藏防堤围”,指出大量财富被浪费在无效的防洪工程上,而人民却日益贫困。

最后,“间关一夕河堤宿,隔岸疏镫出茅屋”描绘了诗人夜晚宿于堤上的孤独与不安,“夜半风声若海潮,顿使危心生远目”再次强调黄河的威力和自身的危机感。结尾两句“君不见桃源口决十丈余,万姓飘荡都为鱼”,以桃源口决堤的典故,悲叹洪水带来的灾难,以及读书人的无力感,表达了对社会公正和人民福祉的深深忧虑。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黄河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揭示了清代社会的矛盾与问题,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作者介绍

舒焘
朝代:清

猜你喜欢

上元夜会慎大詹西斋分题得歌字

帝里风光上元节,乌衣旧巷喜经过。

樽中酒渌宁辞醉,梁上尘飞只欠歌。

坐听禁城传玉漏,起看河汉转金波。

主人爱客春宵永,彩笔题诗奈乐何。

(0)

溪头

溪头石磴坐盘桓,时见修鳞自往还。

可是水深鱼极乐,不须妄想要垂竿。

(0)

题李季章中书舍人石林堂

紫微仙人今太白,不爱好官爱奇石。

顷从道山归雪山,一叶渔船一横笛。

船过宣池月满空,乘云飞上九华峰。

十指一掇九芙蓉,和月擎取归船中。

归到雁湖秋水碧,万斛酒船觞九客。

蟆颐诸峰作不速,不待折简登几席。

侬与石兄殊不疏,问讯别来安稳无。

(0)

次乞米韵

鲁公尚有粥为食,卢老今无僧作邻。

文字借令真可煮,吾曹从古不应贫。

诗肠幸自无烟火,句眼何愁著点尘。

俗子岂知贫亦好,未须容易向渠陈。

(0)

中涂小歇

山僮问游何许村,莫问何许但出门。

脚根倦时且小歇,山色佳处须细看。

道逢田父遮侬住,说与前头看山去。

寄下君家老瓦盆,它日重游却来取。

(0)

十山歌呈太守胡平一·其八

贤尹如何受吏谩,青天白日万人看。

忽然一展霹雳手,尽杖偷魁窜远蛮。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