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僮问游何许村,莫问何许但出门。
脚根倦时且小歇,山色佳处须细看。
道逢田父遮侬住,说与前头看山去。
寄下君家老瓦盆,它日重游却来取。
山僮问游何许村,莫问何许但出门。
脚根倦时且小歇,山色佳处须细看。
道逢田父遮侬住,说与前头看山去。
寄下君家老瓦盆,它日重游却来取。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漫游山村的景象和心情。开篇“山僮问游何许村,莫问何许但出门”两句,表现了诗人对外界好奇而又淡然的态度,似乎在说,不必问我要去哪个村庄,只要一踏出家门,就是一个新的开始。
接下来的“脚根倦时且小歇,山色佳处须细看”两句,则是诗人在旅途中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欣赏。这里,“脚根”指的是脚步,这里用来形容行走时的疲惫,而“山色佳处”则是对周围环境之美的赞叹。
第三句“道逢田父遮侬住,说与前头看山去”中,诗人遇到农夫,并告诉他要继续前行去观赏山景。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和谐与自然的亲近。
最后,“寄下君家老瓦盆,它日重游却来取”两句,诗人将自己的随身物品——一个老瓦盆,寄存在途经的某户人家,并表示将来日再次经过这里时会回来取它。这不仅展现了诗人与当地居民之间的信任和友好,也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环境和生活的珍视之情。
整首诗语言平实,意境清新,通过诗人的眼光和心态,将山村的宁静、自然的美丽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展现得淋漓尽致。
玉虹饮湖湖欲乾,苍林摇落金弹丸。
黄泥坂深没白马,野渡落日人争船。
山城草草鱼菜市,乳莺呼雏飞不起。
练花晓薄客栖寒,自买湘罗裁半臂。
谁家玉手鸣象床,藕丝夜织芙蓉裳。
等得船成看花□,一屏秋色楚云香。
世人论心画写影,倾盖谁能交刎颈。
慈恩梦事风花飞,一见八年肝胆醒。
锦鸡山上霜皑皑,机动阱发从何来。
骑牛涧谷未必恶,古来铁马无非灾。
綵衣蹁跹晴昼里,台上曲高倾倚市。
回雁峰头一笑春,来缊傥可烦邻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