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毗陵登多稼,万顷黄云在亭下。
断碑依壁毫发微,击壤老人歌圣化。
今年负丞到会稽,州园瓦影碧参差。
中有一亭容数客,郁郁两字标璇题。
吾闻国以民为本,民向东郊事耕垦。
与民同乐识见高,秋成沽酒来游遨。
前年毗陵登多稼,万顷黄云在亭下。
断碑依壁毫发微,击壤老人歌圣化。
今年负丞到会稽,州园瓦影碧参差。
中有一亭容数客,郁郁两字标璇题。
吾闻国以民为本,民向东郊事耕垦。
与民同乐识见高,秋成沽酒来游遨。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两次造访多稼亭的所见所感,展现了对民生与政治的深刻洞察。
首句“前年毗陵登多稼”,诗人回忆起两年前在毗陵(今江苏常州)登上多稼亭的情景,那时的景象犹如一片金黄色的云海,壮观而美丽。接着,“万顷黄云在亭下”一句,生动地再现了那片广阔的稻田,仿佛是大自然铺展的一幅壮丽画卷。
“断碑依壁毫发微,击壤老人歌圣化”两句,通过描述断碑上的文字几乎难以辨认,以及击壤老人的歌声赞美着圣明的君主,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感慨和对古代盛世的向往。
转至第二部分,“今年负丞到会稽,州园瓦影碧参差”描绘了诗人今年来到会稽(今浙江绍兴),在州园中看到瓦影交错,绿意盎然的景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接着,“中有一亭容数客,郁郁两字标璇题”则点出了这次访问的目的地——多稼亭,亭子上刻着两个显眼的大字,增添了庄重与神秘的气息。
最后,“吾闻国以民为本,民向东郊事耕垦。与民同乐识见高,秋成沽酒来游遨”四句,诗人表达了对国家治理理念的理解,认为国家的根本在于人民,人民在东郊从事农耕,与民同乐,体现了高尚的见识和情怀。在丰收之时,诗人会携酒前来游赏,享受与民同乐的乐趣。
整首诗通过对两次造访多稼亭的不同场景和感受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民生、政治以及自然美景的深切感悟,同时也传达出一种与民同乐、关注民生的政治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