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寻冈阜更威夷,一水周堂梅万枝。
天与湖山纳遗句,死无封禅美清时。
青黄漫惜沟中断,丹雘争怜湖上祠。
等是茂陵身后态,愧君临命一题诗。
欲寻冈阜更威夷,一水周堂梅万枝。
天与湖山纳遗句,死无封禅美清时。
青黄漫惜沟中断,丹雘争怜湖上祠。
等是茂陵身后态,愧君临命一题诗。
黄节的这首《题孤山放鹤亭》,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超脱的思想境界,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与艺术追求。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个人情怀的抒发,传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的精神追求。
“欲寻冈阜更威夷,一水周堂梅万枝。”开篇即以壮丽的画面吸引读者,诗人表达了对高洁孤独之地的向往,以及对那里的梅花景观无限的情感寄托。这里,“冈阜”象征着高远与坚固,而“一水周堂”的设定,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辽阔的空间氛围。
“天与湖山纳遗句,死无封禅美清时。”诗人在此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永恒之美的思想。这里的“天与湖山”象征着自然与宇宙的和谐统一,而“纳遗句”则暗示了对过往文化传承的尊重与缅怀。“死无封禅美清时”,则是诗人对于生命终结后,精神世界仍能保持纯洁、不受世俗污染的一种渴望。
“青黄漫惜沟中断,丹雘争怜湖上祠。”此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传递出一种哀伤的情绪。诗人对于大自然中的生灵(以“青黄”指代不同生物)感到惋惜,对于那些在自然界中留下遗迹和祭祀的地方则充满了怜悯之情。
“等是茂陵身后态,愧君临命一题诗。”结尾两句,诗人以自谦的口吻表达了一种艺术上的不自信,同时也透露出对生命意义与个人的处境有着深刻的体认。这里的“等是茂陵身后态”,可能暗指了历史上某些名人的高风亮节,而“愧君临命一题诗”则表现出诗人对于自己创作的局限和不足。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黄节在自然观察上的细腻,更通过对历史与文化传承的思考,揭示了一种超越生死、追求精神纯洁的哲学思考。
高若升高木,幽若栖幽谷。
雨落归川泽,浮云遂不属。
飞萼谢琼枝,卒为泥中辱。
西施苧罗村,红颜初殊俗。
朝为民家女,暮颛吴宫宿。
赵王有才人,皎洁明如玉。
一朝事势异,养卒来相逐。
两世当一身,荣衰何其促。
寄言宫中侣,为恩谁终笃。
遥睇城东陌,冠盖郁峥嵘。
主称且尽觞,客辞不胜情。
徒御亦相属,眤眤作私声。
古来涕泪地,春草不易青。
生年未期百,过迹在长征。
抚悼髀肉消,栉悼鬓发星。
白日为风雷,皇乾乍冥冥。
居人恬卧起,道途失精灵。
弧矢固畴志,垂堂毋乃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