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称君子,华实两臻善。
何来有重台,华盛实则鲜。
云霞缬一湖,萼不翻千瓣。
乏彼服食资,方诸画图展。
谅匪濂溪爱,因致河间辩。
莲花称君子,华实两臻善。
何来有重台,华盛实则鲜。
云霞缬一湖,萼不翻千瓣。
乏彼服食资,方诸画图展。
谅匪濂溪爱,因致河间辩。
这首诗描绘了重台莲的独特之美与象征意义。开篇以“莲花称君子”点出莲花高洁的形象,接着“华实两臻善”赞扬其内外兼修的品质。诗人以“何来有重台”提出疑问,引出对重台莲的特别关注。通过“云霞缬一湖”与“萼不翻千瓣”的描述,展现了重台莲在湖面上的美丽景象,以及其花瓣排列的独特性。
“乏彼服食资,方诸画图展”两句,一方面表达了重台莲虽不具备食用价值,却能成为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另一方面也暗示了其作为自然美的象征,能够激发人们的情感和想象力。最后,“谅匪濂溪爱,因致河间辩”则借用了历史上的两位哲学家——周敦颐(濂溪)与韩愈(河间),表达了对重台莲独特魅力的赞美,同时也暗含了对这种美难以言喻、只能意会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重台莲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的独特之处,还蕴含了对自然与艺术、哲学与美学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吟誉先君者,多埋葛岭傍。
几年千里客,一夕九原伤。
琴砚遗儿远,棺衾得友偿。
玉楼天上事,应有旧山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