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娥十五柘枝人,玉凤双翘翠帽新。
罗带却翻柔紫袖,锦靴前踏没红茵。
深情记处常低眼,急拍来时旋折身。
愁见曲终如梦觉,又迷烟水汉江滨。
青娥十五柘枝人,玉凤双翘翠帽新。
罗带却翻柔紫袖,锦靴前踏没红茵。
深情记处常低眼,急拍来时旋折身。
愁见曲终如梦觉,又迷烟水汉江滨。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十五岁的少女在寿州裴中丞的宴会上表演柘枝舞的情景。少女身着华丽服饰,头戴镶嵌玉凤的翠绿帽子,身着紫色的柔软罗带和绣有花朵的锦靴,舞动时如同在红茵上轻盈跳跃。
诗人通过“深情记处常低眼”这一细节,展现了少女在舞蹈中的情感细腻与羞涩。而“急拍来时旋折身”则生动描绘了她随着急促的鼓点快速转身的舞姿。最后,“愁见曲终如梦觉”,表达了当音乐结束,少女仿佛从梦境中醒来,令人感到一种淡淡的哀愁。整个画面充满了唐代宫廷舞蹈的华美与情感的细腻,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的盛宴之中。
门前襄水碧潺潺,静钓归来不掩关。
书阁鼠穿厨簏破,竹园霜后桔槔闲。
儿童不许惊幽鸟,药草须教上假山。
莫为爱诗偏念我,访君多得醉中还。
久别鹓鸾侣,深随鸟兽群。
教他远亲故,何处觅知闻?
昔日青云意,今移向白云。
义重莫若妻,生离不如死。
誓将死同穴,其奈生无子。
商陵追礼教,妇出不能止。
舅姑明旦辞,夫妻中夜起。
起闻双鹤别,若与人相似。
听其悲唳声,亦如不得已。
青田八九月,辽城一万里。
裴回去住云,呜咽东西水。
写之在琴曲,听者酸心髓。
况当秋月弹,先入忧人耳。
怨抑掩朱弦,沈吟停玉指。
一闻无儿叹,相念两如此。
无儿虽薄命,有妻偕老矣。
幸免生别离,犹胜商陵氏。
有木名弱柳,结根近清池。
风烟借颜色,雨露助华滋。
峨峨白雪花,袅袅青丝枝。
渐密阴自庇,转高梢四垂。
截枝扶为杖,软弱不自持。
折条用樊圃,柔脆非其宜。
为树信可玩,论材何所施。
可惜金堤地,栽之徒尔为。
远郡虽褊陋,时祀奉朝经。
夙兴祭风伯,天气晓冥冥。
导骑与从吏,引我出东坰。
水雾重如雨,山火高于星。
忽忆早朝日,与君趋紫庭。
步登龙尾道,却望终南青。
一别身向老,所思心未宁。
至今想在耳,玉音尚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