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惊宠辱空忧喜,莫计恩雠浪苦辛。
黄帝孔丘何处问?安知不是梦中身。
莫惊宠辱空忧喜,莫计恩雠浪苦辛。
黄帝孔丘何处问?安知不是梦中身。
这首诗是王维在唐代创作的,名为《疑梦》。从诗中可以看出,王维通过这四句话表达了他对于人生宠辱、喜悲恩怨的一种超脱态度。他劝诫自己和读者,不要被世间的荣辱所动摇,不要计较个人之间的恩恩怨怨,因为这些都是过眼云烟。
首句“莫惊宠辱空忧喜”表达了对待名利得失持平常心的态度。宠辱,指的是荣誉和羞辱;空忧喜,则是说不要因外界之事而产生无谓的忧愁与快乐。
第二句“莫计恩雠浪苦辛”则进一步强调了对待人间恩怨要有超然的心态。恩怨,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恩爱和怨恨;浪苦辛,则是说不要在这方面浪费自己的精力去计较。
第三句“黄帝孔丘何处问?”则引出了古代圣贤黄帝和孔子,用来象征着道德和智慧的最高境界。诗人通过提问,似乎是在询问这些圣贤在哪里,也许是想寻求他们的智慧来指导自己如何看待世间万象。
最后一句“安知不是梦中身?”则表达了一种对现实与梦境之间界限的质疑。诗人通过这种哲理,暗示了凡事如梦的佛学思想,也可能是在提醒自己和读者要有清醒的自我认知,不要被世间的幻象所迷惑。
总体来说,这首诗展示了作者深邃的生命观和超脱的人生态度,同时也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