翘首南天意未降,毵毵白拂竖寒窗。
曾同黄姓同蕲路,一棹萧萧夜渡江。
翘首南天意未降,毵毵白拂竖寒窗。
曾同黄姓同蕲路,一棹萧萧夜渡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南天,心志坚定,不屈不挠的形象。首句“翘首南天意未降”,以“翘首”展现诗人仰望天空的姿态,寓意其对理想与信念的执着追求,即使面对困难与挑战也不愿放弃。“毵毵白拂竖寒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窗外白茫茫的景象,寒风中窗棂上的积雪仿佛是诗人内心的坚守,象征着他在逆境中依然保持清醒和坚韧。
接着,“曾同黄姓同蕲路”,这一句巧妙地运用了典故,暗示诗人与黄姓之人在蕲州有过共同的经历或志向,强调了友情或共同目标的重要性。这里的“蕲路”可能指的是蕲州的道路或是某种象征,代表了他们共同追求的目标或道路。
最后一句“一棹萧萧夜渡江”,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略显孤寂的夜晚场景。诗人独自划船过江,用“萧萧”形容环境的寂静,既渲染了夜晚的氛围,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深沉思考。整个画面给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感觉。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不拔、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精神自由的向往。
万里杨柳色,出关送故人。
轻烟拂流水,落日照行尘。
积梦江湖阔,忆家兄弟贫。
裴回灞亭上,不语自伤春。
君去方为宰,干戈尚未销。
邑中残老小,乱后少官僚。
廨宇经兵火,公田没海潮。
到时应变俗,新政满馀姚。
槐花落尽柳阴清,萧索凉天楚客情。
海上旧山无的信,东门归路不堪行。
身随幻境劳多事,迹学禅心厌有名。
公子道存知不弃,欲依刘表住南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