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中那意百年人,只共持家两度春。
罗带绣鸳翻结恨,镜台雕玉易承尘。
良宵缺月窥帘竹,伏日飞霜杀渚蘋。
若问读书汤茗事,于今惟有一灯亲。
眼中那意百年人,只共持家两度春。
罗带绣鸳翻结恨,镜台雕玉易承尘。
良宵缺月窥帘竹,伏日飞霜杀渚蘋。
若问读书汤茗事,于今惟有一灯亲。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莫止所作的《次韵为钱子山悼亡》,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亡妻的深切怀念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悼念者内心的复杂情感。
首句“眼中那意百年人”,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亡妻长久思念之情,仿佛她的一生都凝聚在自己的眼中,难以忘怀。接下来“只共持家两度春”则点明了两人共同度过的短暂时光,春去春回,岁月匆匆,更显出失去的痛楚。
“罗带绣鸳翻结恨”一句,通过绣有鸳鸯图案的罗带翻转,暗示了夫妻间的恩爱与离别之恨。而“镜台雕玉易承尘”则以日常用品的变化,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变迁,同时也暗含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感慨。
“良宵缺月窥帘竹”描绘了夜晚月缺时的情景,借以表达悼念者在寂静夜晚对亡妻的思念。“伏日飞霜杀渚蘋”则是对夏日突然降霜的景象的描述,以此比喻悼念者内心深处的悲凉与哀伤,即使在炎热的夏季,也感受到了寒冷与凄凉。
最后,“若问读书汤茗事,于今惟有一灯亲”表达了对亡妻生前生活细节的回忆,以及如今独自面对生活的孤独感。通过“一灯亲”这一形象,强调了悼念者与亡妻之间无法割舍的情感联系,即使在最孤独的时刻,心中仍有她的温暖陪伴。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深刻地表达了对亡妻的怀念与哀思,展现了悼念者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
腰君七星嵌首之剑,冠军五岳真形之冠。
越裳正多事,南望天漫漫。
扬鞭一笑抵百蛮,丈夫意气轻关山。
冯唐喊信边人诵,此去原为知己用。
貔虎奋怒豕蛇穷,坐见华夷成一统。
画沙聚米殊模糊,倩君健笔为之图。
天险神奸收尺幅,㕙毫三寸胜万夫。
马下露布盾鼻墨,英雄不脱书生色。
画中形势已瞭然,出奇制胜人莫测。
一尺之面七尺身,凌烟云台非异人。
不捣黄龙意未快,九天忽下佳兵戒。
丹青闲然李将军,笔尖未达西南界。
剑不跃,冠且弹。
一官已觉君恩重,百战方知将略难。
髀肉久生犹喑哑,风云奇气重追写。
披图仿佛闻鼓鼙,匹马短衣真健者。
方今海上未洗兵,天心人事多不平。
太阿柄下移,补履名分轻。
偶看从军图,思作从军行。
君行君法再拭土,吾戴吾头须结缨。
平填瀛海铲三岛,貌取扶桑万丈献阙廷。
芙蓉古色竹皮样,双鬓虽华气逾壮。
知君终非百里才,对镜自画封侯相。
《冠剑从军图为陈搢鱼书题》【清·黄人】腰君七星嵌首之剑,冠军五岳真形之冠。越裳正多事,南望天漫漫。扬鞭一笑抵百蛮,丈夫意气轻关山。冯唐喊信边人诵,此去原为知己用。貔虎奋怒豕蛇穷,坐见华夷成一统。画沙聚米殊模糊,倩君健笔为之图。天险神奸收尺幅,㕙毫三寸胜万夫。马下露布盾鼻墨,英雄不脱书生色。画中形势已瞭然,出奇制胜人莫测。一尺之面七尺身,凌烟云台非异人。不捣黄龙意未快,九天忽下佳兵戒。丹青闲然李将军,笔尖未达西南界。剑不跃,冠且弹。一官已觉君恩重,百战方知将略难。髀肉久生犹喑哑,风云奇气重追写。披图仿佛闻鼓鼙,匹马短衣真健者。方今海上未洗兵,天心人事多不平。太阿柄下移,补履名分轻。偶看从军图,思作从军行。君行君法再拭土,吾戴吾头须结缨。平填瀛海铲三岛,貌取扶桑万丈献阙廷。芙蓉古色竹皮样,双鬓虽华气逾壮。知君终非百里才,对镜自画封侯相。
https://shici.929r.com/shici/ksYFT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