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石烟花净,林塘暑气清。
幽花篱落见,好鸟竹间鸣。
禾黍皆丰稔,桑麻自长成。
还闻茅屋底,灯火读书声。
泉石烟花净,林塘暑气清。
幽花篱落见,好鸟竹间鸣。
禾黍皆丰稔,桑麻自长成。
还闻茅屋底,灯火读书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田园生活画卷。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美好景象。
首句“泉石烟花净,林塘暑气清”以“净”、“清”二字,生动地描绘了泉水、岩石、烟雾、花朵以及林塘在夏日的清爽氛围中呈现出的纯净之美。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接着,“幽花篱落见,好鸟竹间鸣”两句,进一步渲染了这份宁静中的生机与活力。幽静的花朵在篱笆后若隐若现,仿佛是大自然的精灵,而竹林间的鸟鸣则为这幅画面增添了生动的音符,让整个场景更加鲜活。
“禾黍皆丰稔,桑麻自长成”则转向对农事的描写,表现了丰收的喜悦与自然生长的规律之美。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劳动成果的赞美,也蕴含了对自然循环与人类社会和谐共生的思考。
最后,“还闻茅屋底,灯火读书声”一句,将画面从自然景观拉回到人文空间,通过“灯火读书声”,不仅展现了知识与文化的传承,也暗示了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找到了心灵的归宿,体现了他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风光与人文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元代文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对于和谐、宁静生活的渴望。
九宫变而河洛出,世轨千载无真传。
尼山那有闭房记,桓法融乃玄之玄。
谶始哀平未深考,亡秦者胡在其前。
真人崛起有符命,唐宋国祚皆绵延。
有明太祖奋徒步,太平一桶逢周颠。
得之者顺失亦顺,学穷造化闻青田。
铁冠道人更狡狯,此图画出葫芦禅。
上书一榜擘窠势,垂裳而治庭之边。
下环盗贼以千数,绕墙刀槊兼戈鋋。
其中有树倚山侧,一人披发枝上悬。
旁跪一人亦自绞,阴风惨日吹寒烟。
事过观之易得解,当时得勿心茫然。
人言明祖如汉祖,功臣屠戮多牵连。
道人惜此当讽谏,杀机或者生悲怜。
我谓阴阳乃小数,杂家曾志班孟坚。
羲经十言教消息,盛衰岂有人操权。
运会下趋巧机泄,始矜私智窥先天。
唐虞不为子孙计,夏商末世终歼旃。
周家历数过其卜,宝龟无凭宜弃捐。
孔子修经亦修纬,坤凿度亡存者乾。
金鸡玉羊本爻象,是纬非谶须讨研。
捐益三代知百世,王者必有五百年。
我持此语告天下,不读孔孟非神仙。
《明太祖亲封铁冠道人所授图》【清·蒋湘南】九宫变而河洛出,世轨千载无真传。尼山那有闭房记,桓法融乃玄之玄。谶始哀平未深考,亡秦者胡在其前。真人崛起有符命,唐宋国祚皆绵延。有明太祖奋徒步,太平一桶逢周颠。得之者顺失亦顺,学穷造化闻青田。铁冠道人更狡狯,此图画出葫芦禅。上书一榜擘窠势,垂裳而治庭之边。下环盗贼以千数,绕墙刀槊兼戈鋋。其中有树倚山侧,一人披发枝上悬。旁跪一人亦自绞,阴风惨日吹寒烟。事过观之易得解,当时得勿心茫然。人言明祖如汉祖,功臣屠戮多牵连。道人惜此当讽谏,杀机或者生悲怜。我谓阴阳乃小数,杂家曾志班孟坚。羲经十言教消息,盛衰岂有人操权。运会下趋巧机泄,始矜私智窥先天。唐虞不为子孙计,夏商末世终歼旃。周家历数过其卜,宝龟无凭宜弃捐。孔子修经亦修纬,坤凿度亡存者乾。金鸡玉羊本爻象,是纬非谶须讨研。捐益三代知百世,王者必有五百年。我持此语告天下,不读孔孟非神仙。
https://shici.929r.com/shici/dQ1DIAZm.html
灵谷钵盂大,中藏金仙景。
岩构发自然,苍翠拔幽迥。
山花缨络相,水石光明顶。
寺前千佛峰,一峰一佛影。
下有白眉僧,礼佛目常暝。
衣履苍苔深,烟火白云冷。
空音叫幽禽,清香生苦茗。
因缘境俱寂,寻玩迹惟静。
过午水声粗,雨涤山容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