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能仁寺》
《能仁寺》全文
清 / 端木国瑚   形式: 古风

灵谷钵盂大,中藏金仙景。

岩构发自然,苍翠拔幽迥。

山花缨络相,水石光明顶。

寺前千佛峰,一峰一佛影。

下有白眉僧,礼佛目常暝。

衣履苍苔深,烟火白云冷。

空音叫幽禽,清香生苦茗。

因缘境俱寂,寻玩迹惟静。

过午水声粗,雨涤山容醒。

(0)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端木国瑚的《能仁寺》描绘了一幅深邃而宁静的山寺景象。首句"灵谷钵盂大"以奇特的比喻,形容寺庙如巨大的碗盂,包容着神秘的内景。接下来的"中藏金仙景"暗示了寺内可能有神圣的景象或传说。

"岩构发自然"赞美了寺庙建筑与山岩浑然天成,"苍翠拔幽迥"则描绘了四周环境的青翠和深远。山花与水石相映成趣,"光明顶"更是形象地展示了山寺的高洁明亮。

"寺前千佛峰,一峰一佛影"运用对偶和象征手法,表现了山峰倒映在水中,如同千尊佛像,静谧而庄重。白眉僧人的形象"下有白眉僧,礼佛目常瞑",增添了禅意,他的生活简朴,沉浸在虔诚的修行中。

"衣履苍苔深,烟火白云冷"进一步刻画了僧人生活的孤寂与清修,以及寺内环境的寂静与清凉。"空音叫幽禽,清香生苦茗"通过鸟鸣和苦茗的清香,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最后两句"因缘境俱寂,寻玩迹惟静"总结了整个寺庙的意境,一切因缘和环境都沉浸在寂静之中,只有寻访者的足迹留下了静谧的痕迹。"过午水声粗,雨涤山容醒"则以午后水声和雨水洗涤后的山色,暗示时间的流转和自然的活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能仁寺的自然风光和僧人生活,展现了清幽、宁静的禅意世界。

作者介绍
端木国瑚

端木国瑚
朝代:清

(1773—1837)清浙江青田人,字鹤田,一字子彝,晚号太鹤山人。嘉庆间举人。任归安教谕十五年。以通堪舆之术,道光中被召卜寿陵。特授内阁中书。十三年成进士,仍就原官。国瑚博通经史及阴阳术数,精研《易经》。道光十七年三月,国瑚告老返乡,迁居瑞安。八月赴处州,游遂昌。九月感嗽疾,病故。著有《太鹤山人诗集》13卷、《太鹤山人文集》4卷、《周易指》45卷、《周易葬说》1卷、《地理元文注》4册。
猜你喜欢

琐窗寒.题冬闺刺绣图

弱线初添,琐窗渐暖,闭门同绣。

明金压线,刺出一痕春透。

慧心儿、花样细翻,各人施展纤纤手。

意迟迟、几度停针,生怕作来肥瘦。低首。双眉暗斗。

正无语思量,阿谁轻逗。香肩慢扣,指点绿平红绉。

踏春郊、芳草落花,缓步不染星星垢。

舞回风、小立秋千,试问谁能够。

(0)

海棠春.自题画海棠,用秦少游韵

借来数朵花枝巧。更不许、蝶蜂知觉。

放下水晶帘,相伴炉烟袅。何劳窗外流莺报。

且看取、风光占早。留得四时春,岂在花多少。

(0)

惜余春慢.闰三月三日,邀云林、湘佩红雨轩赏海棠,座中分咏,即用有正味斋韵

垂柳藏鸦,海棠迷蝶,浅浅深深难说。

春虽逢闰,生怕随春,轻卸画阑干外。

一夜东风怎禁,撼损娇姿,嫩枝惊折。

扑帘栊几点,飞花吹起,满庭红雪。

为留取、有限风光,深怜痛惜,绣作舞衣罗袜。

柔枝细亸,彷佛当年,睡起那番标格。

旧事休题,且拚共倒芳樽,落花时节。

恨春归夏至,红稀绿密,有谁留得。

(0)

瑶华.代许滇生六兄题海棠庵填词图

闲庭日暮。绛雪霏香,绕海棠无数。

苔痕草色,自有个、人在花深深处。

故烧高烛,照春睡、乌阑亲谱。

衍波笺、斟酌宫商,付与双鬟低度。

红牙缓拍新声,正料峭微寒,花影当户。

搓酥滴粉,还又怕、帘外柳梢莺妒。

春阴乍满,却不是、听风听雨。

擅风流、小样迦陵,一缕茶烟轻护。

(0)

鹊桥仙.梦石榴婢

一年死别,千年幽恨,尚忆垂髫初会。

眼前难忘小腰身,侍儿里、此儿为最。

悠悠往事,不堪回首,空堕伤心清泪。

夜深时有梦魂来,梦觉后、话多难记。

(0)

一萼红.四月十日,西樵司勋约过袁园看牡丹作

客怀多。尽酒浇不尽,无计与腾那。

草欲迷天,花全卸地,人间花草蹉跎。

已发付、春光九十,浑忘却、百日等闲过。

燕语分明,怨春残了,没法楼罗。

踏向愔愔园子,问花王消息,百五如何。

榴瓣能殷,瓜瓤故浅,午酣香影婆娑。

遍坐里、酒香花气,搴锦幄、花也颜酡。

空惹天香归去,冷熨衾窝。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