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谷钵盂大,中藏金仙景。
岩构发自然,苍翠拔幽迥。
山花缨络相,水石光明顶。
寺前千佛峰,一峰一佛影。
下有白眉僧,礼佛目常暝。
衣履苍苔深,烟火白云冷。
空音叫幽禽,清香生苦茗。
因缘境俱寂,寻玩迹惟静。
过午水声粗,雨涤山容醒。
灵谷钵盂大,中藏金仙景。
岩构发自然,苍翠拔幽迥。
山花缨络相,水石光明顶。
寺前千佛峰,一峰一佛影。
下有白眉僧,礼佛目常暝。
衣履苍苔深,烟火白云冷。
空音叫幽禽,清香生苦茗。
因缘境俱寂,寻玩迹惟静。
过午水声粗,雨涤山容醒。
这首清代诗人端木国瑚的《能仁寺》描绘了一幅深邃而宁静的山寺景象。首句"灵谷钵盂大"以奇特的比喻,形容寺庙如巨大的碗盂,包容着神秘的内景。接下来的"中藏金仙景"暗示了寺内可能有神圣的景象或传说。
"岩构发自然"赞美了寺庙建筑与山岩浑然天成,"苍翠拔幽迥"则描绘了四周环境的青翠和深远。山花与水石相映成趣,"光明顶"更是形象地展示了山寺的高洁明亮。
"寺前千佛峰,一峰一佛影"运用对偶和象征手法,表现了山峰倒映在水中,如同千尊佛像,静谧而庄重。白眉僧人的形象"下有白眉僧,礼佛目常瞑",增添了禅意,他的生活简朴,沉浸在虔诚的修行中。
"衣履苍苔深,烟火白云冷"进一步刻画了僧人生活的孤寂与清修,以及寺内环境的寂静与清凉。"空音叫幽禽,清香生苦茗"通过鸟鸣和苦茗的清香,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最后两句"因缘境俱寂,寻玩迹惟静"总结了整个寺庙的意境,一切因缘和环境都沉浸在寂静之中,只有寻访者的足迹留下了静谧的痕迹。"过午水声粗,雨涤山容醒"则以午后水声和雨水洗涤后的山色,暗示时间的流转和自然的活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能仁寺的自然风光和僧人生活,展现了清幽、宁静的禅意世界。
弱线初添,琐窗渐暖,闭门同绣。
明金压线,刺出一痕春透。
慧心儿、花样细翻,各人施展纤纤手。
意迟迟、几度停针,生怕作来肥瘦。低首。双眉暗斗。
正无语思量,阿谁轻逗。香肩慢扣,指点绿平红绉。
踏春郊、芳草落花,缓步不染星星垢。
舞回风、小立秋千,试问谁能够。
垂柳藏鸦,海棠迷蝶,浅浅深深难说。
春虽逢闰,生怕随春,轻卸画阑干外。
一夜东风怎禁,撼损娇姿,嫩枝惊折。
扑帘栊几点,飞花吹起,满庭红雪。
为留取、有限风光,深怜痛惜,绣作舞衣罗袜。
柔枝细亸,彷佛当年,睡起那番标格。
旧事休题,且拚共倒芳樽,落花时节。
恨春归夏至,红稀绿密,有谁留得。
闲庭日暮。绛雪霏香,绕海棠无数。
苔痕草色,自有个、人在花深深处。
故烧高烛,照春睡、乌阑亲谱。
衍波笺、斟酌宫商,付与双鬟低度。
红牙缓拍新声,正料峭微寒,花影当户。
搓酥滴粉,还又怕、帘外柳梢莺妒。
春阴乍满,却不是、听风听雨。
擅风流、小样迦陵,一缕茶烟轻护。
客怀多。尽酒浇不尽,无计与腾那。
草欲迷天,花全卸地,人间花草蹉跎。
已发付、春光九十,浑忘却、百日等闲过。
燕语分明,怨春残了,没法楼罗。
踏向愔愔园子,问花王消息,百五如何。
榴瓣能殷,瓜瓤故浅,午酣香影婆娑。
遍坐里、酒香花气,搴锦幄、花也颜酡。
空惹天香归去,冷熨衾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