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残雪在,春意静中知。
鸟路红将辟,鱼床绿渐滋。
摊书欣日暖,枕石爱云迟。
吟罢攀庭树,因之感别离。
早春残雪在,春意静中知。
鸟路红将辟,鱼床绿渐滋。
摊书欣日暖,枕石爱云迟。
吟罢攀庭树,因之感别离。
这首清代诗人徐子苓的《早春》描绘了早春时节的景象。首联“早春残雪在,春意静中知”,通过“残雪”和“静中知”展现了冬末春初的宁静与悄然变化,暗示着春天的到来并非热烈张扬,而是含蓄而深沉。
颔联“鸟路红将辟,鱼床绿渐滋”,以生动的色彩描绘了生机勃发的场景:鸟儿开始在枝头筑巢,红色的花蕾预示着道路即将被新绿点缀;鱼儿在水中游动,水草逐渐繁茂,一片生机盎然。
颈联“摊书欣日暖,枕石爱云迟”,诗人借温暖的阳光洒在摊开的书页上,享受那份宁静的阅读时光,同时喜爱在石头上小憩,欣赏缓缓移动的白云,流露出对自然与闲适生活的热爱。
尾联“吟罢攀庭树,因之感别离”,诗人沉浸在早春景色中,吟咏之余,不禁触景生情,感叹起别离之事,使得全诗情感丰富,既有对春天的喜爱,也有淡淡的离愁。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早春的景象,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情趣的品味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方生手持白虎文,过我顾啸生风云。
饮酒何辞一石醉,下笔欲扫千人军。
昨朝奏牍来燕市,争道骅骝日千里。
雄篇往往惊前辈,高论纷纷屈馀子。
为德从来自有邻,在世岂应无知己。
只言献赋动明君,谁料当年未策勋。
不遇荆人徒抱玉,待逢伯乐始空群。
高才郁郁今如此,薄俗悠悠安足云。
君家严君亦奇磊,海内才名三十载。
当年意气满乾坤,至今迁谪流江海。
贤豪尽下汉公卿,落拓三为州刺史。
五马朝辞北地霜,片帆春送西江水。
豫章参天白日动,丰城气薄风雷徙。
方生方生岂但尔,好去共称名父子,万里之行自此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