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如访戴行,我愿为童子。
随向溪桥边,韵入横图里。
翁如访戴行,我愿为童子。
随向溪桥边,韵入横图里。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翁如访戴行,我愿为童子”的开篇,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隐逸之趣。翁者,老者也;访戴,意指寻访知音或高士,暗含着对智慧与精神交流的向往。而“我愿为童子”则流露出诗人渴望回归纯真、亲近自然的心境。
“随向溪桥边,韵入横图里。”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静谧与和谐。溪水潺潺,小桥横卧,这样的场景仿佛是自然界的诗篇,每一处细节都充满了韵律与美感。诗人似乎已经融入这幅画卷之中,与自然融为一体,感受着其中的宁静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纯净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这样的诗意与意境显得尤为珍贵,它提醒我们放慢脚步,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与宁静。
昔日长房有仙骨,兴落壶公白云窟。
别时相赠绿玉杖,骑度青山梦恍惚。
归来投杖葛陂去,烟波浩渺灵光发。
回惊天际翻玉涛,神龙隐隐云端没。
吁嗟数尺青琅玕,根缠风雪生光寒。
异物自有鬼神护,终当远去非人间。
织梭入网无人识,雷雨晦暝起空壁。
丰城宝剑出狱中,一跃延津云气黑。
由来变化多如此,费公竹杖何须惜。
君不见南阳有卧龙,草庐未顾居人群。
又不见傅岩之版筑,起向商家作霖雨。
信是人龙自有真,尘埃物色竟何人。
达人隐头角,独抱阳之精。
屈信顺化理,呼吸生风云。
绘工未必能图画,直令千古照汗青。
昔游当玄冬,兹来值朱明。
岁光倏尔变,眷言怆深情。
少壮易抛掷,短发不复生。
幽探在佳致,胜事谁能评。
高松结鹤居,深叶栖蝉鸣。
六月看山雪,千林响流莺。
紫云开玉台,青鸾控朱軿。
回首顾尘迹,飞身天上行。
白杨满山下,古坟相青峥。
感此地下魄,何用千岁名。
仙人非凡胎,丹砂不可成。
我来得清况,对酒当欢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