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支公仅两年,山房高隐尚恬然。
心清已澈灵泉奥,行峻应磨峭壁坚。
俗眼不来青障里,孤峰谁认白云边。
更期香火深寒夜,坐使飞花坠九天。
一别支公仅两年,山房高隐尚恬然。
心清已澈灵泉奥,行峻应磨峭壁坚。
俗眼不来青障里,孤峰谁认白云边。
更期香火深寒夜,坐使飞花坠九天。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企对上竺真辩师的敬仰之作。首联“一别支公仅两年,山房高隐尚恬然”表达了诗人对支公(支遁,东晋高僧)般隐逸生活的怀念和对真辩师的敬佩,言其虽离开已有两年,但依然在高山之上静心修行,生活宁静淡泊。
颔联“心清已澈灵泉奥,行峻应磨峭壁坚”进一步描绘了真辩师内心的清澈如灵泉深处,品性高洁;他的行为坚定,如同峭壁经受风雨磨砺,显示出其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颈联“俗眼不来青障里,孤峰谁认白云边”运用比喻,暗示真辩师远离尘世纷扰,超凡脱俗,唯有志同道合者才能在崇山峻岭中寻觅到他的踪迹。
尾联“更期香火深寒夜,坐使飞花坠九天”寄寓了诗人对未来与真辩师共度寂静夜晚,甚至期待他佛法之力能令飞花飘落九天的愿景,表达了对真辩师深厚的信任和敬仰之情。
整首诗以景写人,赞美了真辩师的高尚品格和修行境界,流露出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净化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