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日以行,思者日以思。
日月相代谢,荏苒踰岁时。
君子在万里,独宿谁与怡。
徘徊增感伤,托梦通音徽。
音徽不可接,涕泣沾床帷。
披衣还起立,东西迷所之。
行者日以行,思者日以思。
日月相代谢,荏苒踰岁时。
君子在万里,独宿谁与怡。
徘徊增感伤,托梦通音徽。
音徽不可接,涕泣沾床帷。
披衣还起立,东西迷所之。
这首诗描绘了行者与思者的分离之苦,以及他们对彼此深深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日以行”和“日以思”的对比,形象地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累积。行者每日奔波在外,而思者则每日在内心深处思念着远方的伴侣。这种情感的强烈对比,使得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分离的痛苦。
接着,诗人运用“日月相代谢,荏苒踰岁时”这一句,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无情流逝,以及这种流逝对于思念者来说,意味着与爱人的距离越来越远。这种时间的推移,不仅增加了分离的痛苦,也加深了思念的深度。
“君子在万里,独宿谁与怡”一句,直接点出了分离的现实,表达了思者在孤独夜晚的无助和寂寞。这句话中的“君子”,既可理解为对远方行者的尊称,也可视为诗人自己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向往,体现了深厚的情感寄托。
“徘徊增感伤,托梦通音徽”描绘了思者在现实无法沟通的情况下,只能通过梦境来寻求与行者的联系,试图在梦中传递情感。这种对梦境的依赖,反映了思念的迫切和无奈。
最后,“音徽不可接,涕泣沾床帷”一句,表达了即使在梦中也无法真正连接的绝望,以及由此引发的泪水涟涟,湿透了床帷。这种情感的极致表达,让人感受到了深沉的悲痛和无尽的思念。
“披衣还起立,东西迷所之”则展示了思者在夜深人静时的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四处走动,却不知所向,表现了内心的迷茫和不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分离之痛和思念之情的复杂与深邃,是明代文学中对情感表达的一种典型体现。
凉月耿茂树,微风薄疏林。
令弟肯过我,清夜抚鸣琴。
妙生徽轸外,虚夷有远心。
哀猿山暝啸,凝笳霜霁吟。
胡马惊朔吹,楚囚操南音。
王嫱穹庐泣,校尉汉恩深。
翻令旷士怀,数行下沾襟。
曲中颇清壮,攫醳蠲烦淫。
亚夫军细柳,令严夜沉沉。
我友擅丘壑,颇遭鸡须侵。
营诗貌烟霭,辞悭负幽寻。
画师虽无如,沧浪一蹄涔。
藉尔山水曲,轩豁穷上岑。
勤来商略此,胜处要同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