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尽荒林晚未休,鹧鸪声断碧山秋。
逢人数问前程路,九十长亭是贵州。
行尽荒林晚未休,鹧鸪声断碧山秋。
逢人数问前程路,九十长亭是贵州。
这首明代林子森的《镇远道中》,描绘了诗人行走在荒林间,直至傍晚仍未停歇的旅途景象。诗中的“鹧鸪声断”,不仅渲染出深秋傍晚的宁静与凄凉,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疲惫。通过“逢人数问前程路”这一细节,展现了旅途中人与人之间的偶然相遇与相互关切,增加了诗歌的人情味。而“九十长亭是贵州”的结尾,既点明了目的地,又以数字“九十”巧妙地强调了旅途的漫长与艰辛,同时也蕴含着对即将到达目的地的期待与憧憬。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成功地捕捉并传达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色与人物心情,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
脚下曹溪去路通,登堂无复问幡风。
好将钟阜临歧句,说似当年踏碓翁。
春风不念人寒槁,故遣梅花为掀倒。
溪间陇首欲归时,月淡云低著香恼。
岂知造物亦儿戏,我苦学诗嫌不早。
十分孤瘦为谁妍,一树半开应更好。
竹君从旁代渠说,万恨千愁俱一扫。
半生何逊梦可怜,日暮西湖心独老。
岁寒铁石乃吾事,水仙弟兄诚小草。
更须唤取谪仙来,细与平章答苍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