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岁暮杂感十首·其五》
《岁暮杂感十首·其五》全文
清 / 曾国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纷纷节候尽平常,西舍东家底事忙?

十二万年都小劫,七千馀岁亦中殇。

蜉蝣身世知何极,胡蝶梦魂又一场。

少昊笑依情太寡,故堆锦绣富春光。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名臣曾国藩所作的《岁暮杂感十首》中的第五首,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首句“纷纷节候尽平常”描绘了季节更迭的寻常景象,暗示时间的无情流逝。次句“西舍东家底事忙?”以疑问形式,揭示了人们在岁月匆匆中的忙碌与焦虑。

接下来,“十二万年都小劫,七千馀岁亦中殇”运用夸张手法,将漫长的时间与短暂的人生相对比,表达出人生的短暂和无常,即使是漫长的十二万年,在宇宙尺度上也如同一个小劫,七千余岁的寿命在浩渺历史中也不过是中等的悲伤。

“蜉蝣身世知何极,胡蝶梦魂又一场”借用“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的典故,比喻人的生命如蜉蝣般短暂,梦境如蝴蝶般虚幻,进一步强化了人生无常的主题。

最后两句“少昊笑依情太寡,故堆锦绣富春光”中,“少昊”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一个帝君,这里可能象征着超越世俗的情感。诗人说少昊会嘲笑世间情感的贫乏,而自己则选择在平淡的生活中欣赏眼前的锦绣春光,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淡然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深沉的哲思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平凡生活中的宁静与满足的追求。

作者介绍
曾国藩

曾国藩
朝代:清   字:伯函   号:涤生   籍贯: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   生辰: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曾国藩出生地主家庭,自幼勤奋好学,6岁入塾读书。8岁能读四书、诵五经,14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
猜你喜欢

点绛唇

昼漏迟迟,洞房冰簟朝慵起。枕痕红腻。

消了眉边翠。满院熏风,欲避愁无计。纱窗闭。

素罗偷试。古剌瓶中水。

(0)

夜合花.为丁子硁催妆

人柳腰眠,圣檀额注,犊车催下屏风。

胜常道罢,腮边春晕微红。呼燕燕,唤虫虫。

桂堂西、小著轻容。问伊姓氏,父名郑季,母号樊通。

莺声夜半玲珑。多少帐前细咳,尔汝欢浓。

今宵夜冷,劝郎文籍休攻。兰缸细,鸭垆浓。

卸花簪、早傍薰笼。羡他大妇,偏怜敬礼,代掩珠栊。

(0)

朝中措.平山堂怀古用欧公原韵

我来吊古傍隋宫,板渚雨濛濛。

依旧平山堂外,淡烟疏柳长空。

年年此地,漫天榆荚,著地东风。

太息韶华几换,游人犹想仙翁。

(0)

菩萨蛮·其二

荒村一带垂杨陌。断桥曲岸无行客。斜日片帆轻。

春风樵子声。暮山青草遍。烟里双飞燕。

江上卷帘愁。蘋开见水流。

(0)

踏莎行.暮春

蝶粉犹酣,莺声渐老。碧云望断鱼书杳。

连宵有梦踏莎行,柔魂绿遍池塘草。

伫月林深,题钩石巧。堕红糁径无人扫。

归来倦倚茜纱窗,博山香炉馀烟袅。

(0)

望江南.寄碧梧姊七首·其一

相辞去,短棹别西湖。

长路烟波春浩荡,故乡云树晚模糊。好景倩谁图。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