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遗爱至今存,阴德真宜裕后昆。
都水有声分汉署,驷车何意负于门。
渊源家学非绵蕞,清苦官箴只菜根。
三世交情悲契阔,临风聊为赋招魂。
浏阳遗爱至今存,阴德真宜裕后昆。
都水有声分汉署,驷车何意负于门。
渊源家学非绵蕞,清苦官箴只菜根。
三世交情悲契阔,临风聊为赋招魂。
此挽诗以“汪公溥”为悼念对象,作者谢迁在明朝时期所作。诗中通过“浏阳遗爱至今存”,赞颂汪公溥在浏阳留下的恩泽至今仍被人们铭记,体现了其深远的影响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接着,“阴德真宜裕后昆”一句,进一步强调了汪公溥的德行对后代子孙的深远影响,寓意其品德如同荫庇,滋养着家族的未来。
“都水有声分汉署”描绘了汪公溥在官场上的声望与成就,如同都水之流,滋润着汉署这片土地,暗示他在水利建设或管理方面的杰出贡献。“驷车何意负于门”则表达了对汪公溥未能得到应有的认可或待遇的惋惜之情,驷车本应是尊贵的象征,却意外地未能光耀其门庭,暗含对其命运不公的感慨。
“渊源家学非绵蕞”赞扬了汪公溥深厚的家学渊源,并非短暂的积累,而是长久的传承与积淀。“清苦官箴只菜根”则揭示了汪公溥在为官期间秉持清廉之道,即使生活简朴,也坚守着内心的纯净,如同菜根般坚韧不拔。
最后,“三世交情悲契阔”表达了对汪公溥与自己以及与家族三代人之间深厚友情的怀念与哀伤,尽管时光流转,但这份情感依旧深沉。“临风聊为赋招魂”则是诗人面对逝去的友人,借风声寄托哀思,希望能以诗歌的形式为其招魂,表达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敬仰。
整首诗通过对汪公溥生平事迹的回顾与赞美,以及对其逝世的哀悼,展现了对逝者高尚品德与卓越功绩的崇敬之情,同时也抒发了对友情与亲情的珍视与怀念。
卸征鞍、一席挂长风,河水拍秋高。
望弯环似带,东南巨堑,势障雄涛。
同是客星今古,天上溯源遥。
直导昆崙下,大海滔滔。
回首中流箫鼓,驾龙飞彩楫,电迅云骄。
叹侵寻时序,游记墨徒劳。
向沧溟、燕来鸿去,动晚风、容易荻花梢。
长堤畔、明年明月,照我停桡。
洗尘雨歇,吹薰风起,庭院净绿初埽。
春归不带羁愁去,还忆小园花满,小帘香悄。
亚字阑边人独倚,定打就相思新稿。
待写与、眉样弯环,凉月上来早。
长听声声杜宇,征衣卸得,便拟青山看饱。
酒阑吟倦,梦移天远,争向长安西笑。
尽将花暗数数,却愁心更多少。
侬今约、墨池矶畔,挂了诗筒,垂竿閒坐钓。
纸阁留香久。夜沈沈,歌翻宛转,催馀铜斗。
醉拂珊瑚齐击节,酒绿镫红时候。
应唱彻、伊人檀口。
艳冶消磨频客里,岂输他、修史围红袖。
君自比、晓风柳。年来我亦伤春瘦。
洗丝桐、评量乐部,几回搔首。
惹起江南花落恨,不嫁娉婷空负。
听羌笛、楼中吹又。
檀板金尊谁与共,但何缘,閒却填词手。
愁把盏,月当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