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溶睡鸭池塘碧,垂杨一带和愁织。
挽就翠云毬,飞花何日休。
游丝风力小,风定丝还袅。
教学海棠颠,红桥春可怜。
溶溶睡鸭池塘碧,垂杨一带和愁织。
挽就翠云毬,飞花何日休。
游丝风力小,风定丝还袅。
教学海棠颠,红桥春可怜。
这首《菩萨蛮》由清代诗人张祥河所作,描绘了一幅春日池塘边的生动画面。
“溶溶睡鸭池塘碧”,开篇以“溶溶”形容池水的宁静与清澈,“睡鸭”则赋予了池塘生机,仿佛鸭子在水中悠闲地游弋,营造出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画面。“碧”字则点明了池水的颜色,给人以清新之感。
“垂杨一带和愁织”,接着描绘了岸边垂柳的景象。垂柳如同女子的长发,随风轻摆,似乎在编织着某种情感。这里的“愁”字,既可理解为诗人内心的情感投射,也可解读为柳条随风摇曳时带有的轻微波动,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
“挽就翠云毬,飞花何日休。”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翠绿的柳球(即柳球,柳树上结成的球状物)与飘落的花瓣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然而,诗人却在“何日休”三字中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美好事物终将逝去的感慨。
“游丝风力小,风定丝还袅。”游丝是指随风飘动的细丝,这里用以比喻轻盈的柳絮或花瓣。即使在微弱的风力下,这些游丝依然轻盈地飘荡,展现出自然界的柔美与和谐。
“教学海棠颠,红桥春可怜。”最后两句将视角转向了海棠花与红桥。诗人通过“教学海棠颠”这一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海棠以活泼的生命力,仿佛它在春风中翩翩起舞。而“红桥春可怜”则表达了对春日美景的赞叹与怜爱,红桥在春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美丽动人。
整体而言,这首《菩萨蛮》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与情感的春日画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感慨。
高楼隔金阊,乃瞰横塘水。
画栋切云浮,雕题翼风起。
旷望临大荒,川原敞千里。
洞庭七十峰,罗列窗户里。
矧兹灵岩近,松桧森可指。
美人楼中居,懒慢谢冠履。
轻举希灵仙,高卧儗豪士。
支颐对青苍,傲然薄城市。
林烟润琴丝,湖月漾书几。
举酒歌慨慷,神游荡无涘。
玄晖傥可作,讵羡郡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