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史三十一首·其四》
《咏史三十一首·其四》全文
清 / 黄毓祺   形式: 古风

楚子杀伍奢,尚顾谓员曰:“能死与能报,尔我各努力”。

借吴伐楚人,三战鄢郢入。

辄鞭平王尸,父兄耻一雪。

当其将出奔,与友包胥别。

一曰必覆楚,一曰复楚必。

包胥乞秦师,夜依庭墙泣。

饮食不入口,如是者七日。

秦为赋无衣,昭王获反国。

方员窘江上,吹箫道乞食。

隐忍就功名,岂非丈夫特。

对面峰九疑,人心难可测。

悠悠杯酒间,卖友忽如掷。

我必覆楚语,出口随见执。

偶感包胥事,令人三叹息。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历史上的楚国与吴国之间的争斗,以及其中的人物情感与抉择。开篇即以楚子杀伍奢之事引入,展现了权力斗争的残酷与复杂。伍奢之子伍员(即后来的伍子胥)在被逼无奈之下,选择逃亡,与好友包胥分别时,立下誓言,表达了对复仇的决心。

接着,诗中描述了伍员利用吴国的力量,最终攻破楚国的鄢郢,甚至鞭尸平王,展现了复仇的激烈与彻底。同时,也提到了包胥为了请求秦国援助,不惜昼夜哭泣七日,这种牺牲与坚持,体现了个人对于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诗中还提到伍员在逃亡途中,与好友包胥的离别,以及两人对于未来复仇的坚定信念。这种对友情的珍视与对国家的忠诚,构成了人物形象的鲜明对比。

最后,诗中通过对比伍员与包胥的行为,探讨了人性中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伍员的复仇决心与行动,与包胥的牺牲与坚持,都展现了不同的人生态度与价值观。而“对面峰九疑,人心难可测”一句,则暗示了人性的多面性和不可预测性。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再现和人物情感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古代战争的激烈与残酷,也反映了人性中的复杂情感与道德抉择。通过伍员与包胥的故事,诗人探讨了复仇、忠诚、牺牲与友情等主题,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作者介绍

黄毓祺
朝代:清

字介子,天启元年恩贡,性孝友,慷慨负奇气,于学无所不窥,忧时感事发于诗。与弟毓礽知名于里。乙酉之变,投笔勇赴,城破卒于狱中,年六十一岁,邑志忠义传,著有古杏堂集、大愚老人集。
猜你喜欢

送张拾遗赴施州司户

道之大道古太古,二字为名争莽卤。

社稷安危在直言,须历尧阶挝谏鼓。

恭闻吾皇至圣深无比,推席却几听至理。

一言偶未合尧聪,贾生须看湘江水。

君不见顷者百官排闼赴延英,阳城不死存令名。

又不见仲尼遥奇司马子,佩玉垂绅合如此。

公乎公乎施之掾,江上春风喜相见。

畏天之命复行行,芙蓉为衣胜絁绢。

好音入耳应非久,三峡闻猿莫回首。

且啜千年羹,醉巴酒。

(0)

书倪氏屋壁三首·其一

茶烹绿乳花映帘,撑沙苦笋银纤纤。

窗中山色青翠黏,主人于我情无厌。

(0)

感怀寄卢给事二首·其二

常忆团圆绣像前,东归经乱独生全。

孤峰已住六七处,万事无成三十年。

每想苑墙危逼路,更思钵塔晓凌烟。

如今憔悴荆枝尽,一讽来书一怆然。

(0)

遇五天僧入五台五首·其一

十万里到此,辛勤讵可论。

唯云吾上祖,见买给孤园。

一月行沙碛,三更到铁门。

白头乡思在,回首一销魂。

(0)

读孟郊集

东野子何之,诗人始见诗。

清刳霜雪髓,吟动鬼神司。

举世言多媚,无人师此师。

因知吾道后,冷淡亦如斯。

(0)

秋末入匡山船行八首·其八

晓色千樯去,长江八月时。

雨淙山骨出,槔擉岸形卑。

野水畬田黑,荒汀独鸟痴。

如今是清世,谁道出山迟。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