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雨夜不寐杂取案头书读之》
《雨夜不寐杂取案头书读之》全文
清 / 郭曾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万感何来迸似潮,披衣强起亦无聊。

古人传者皆糟粕,独夜凄然此晦潇。

永忆对床隔黄壤,犹疑听漏近丹霄。

耳根彻夕琅琅响,知碎庭隅几叶蕉。

(0)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郭曾炘的《雨夜不寐杂取案头书读之》描绘了诗人在雨夜难以入眠时,借读书打发寂寥的情景。首句“万感何来迸似潮”表达了诗人内心情感如潮水般涌动,纷繁复杂。他披衣起床,却感到无事可做,倍感无聊。

第二句“古人传者皆糟粕”,诗人感慨书籍虽多,但个人认为其中精华有限,大多是过时或不足之处,流露出对传统知识的质疑和自我审视。接着,“独夜凄然此晦潇”进一步渲染了深夜的孤寂与凄凉,以及内心的迷茫。

“永忆对床隔黄壤”回忆起与故人共度的时光,如今只剩孤独,暗示着对亡友的深深怀念。“犹疑听漏近丹霄”则通过听漏声,暗示时间流逝,更显孤独无依。最后两句“耳根彻夕琅琅响,知碎庭隅几叶蕉”,以琅琅书声和蕉叶破碎的声音作结,形象地写出诗人彻夜难眠,只能借读书声排遣寂寞,直至天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雨夜失眠时的内心世界,既有对知识的反思,又有对友情的追忆,以及对生活的无奈与期待。

作者介绍

郭曾炘
朝代:清

郭曾炘,号春榆,一号匏庵,侯官人。光绪庚辰进士,改庶吉士,授礼部主事,官至典礼院掌院学士。谥文安。有《匏庐诗存》。
猜你喜欢

月夜怀林叔刚

凉生秋雨霁,华月上疏林。

因听落叶响,稍知秋意深。

芳岁倏已徂,白发鬓边侵。

故人渺何许,日夜怀徽音。

无由亲兰藻,何以慰冲襟。

云中徒矫首,露下空长吟。

(0)

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

知有英儒伯始孙,聚书讲学贲丘园。

征搜合副来贤诏,旌表宜题遍德门。

举族为人俱孝弟,深幽何草不兰荪。

小冠子夏来相示,诗版因凭寄竹轩。

(0)

元苏二公祠

两公千载士,出处不须齐。

好事赵明府,合祠元瀼溪。

清芬兰馥馥,往事草萋萋。

新额人瞻仰,知君手自题。

(0)

帅相泛巨舟东下水浅不可进盘旋三日仅至菱黄浦率同行就此作别简以小诗

半日鼕鼕离岸鼓,万斛龙骧发南浦。

戈鋋照日牙纛明,百丈咿哑更双橹。

眼前突兀胜华屋,前厅中堂后圊浴。

主人燕坐拥歌舞,昼捧金樽夜银烛。

吴人馀皇那可比,汉家楼船聊尔耳。

有时但可济舟师,无事只堪横野水。

太平州县边无哗,行所朝夕如居家。

恩光草际碧弄色,心事柳梢黄茁芽。

我亦同时浮一叶,葭苇作篙蒲作楫。

坐久欠身头触篷,卧多辗转衣成摺。

旁瞻画鹢如飞动,绝似茅茨望梁栋。

春光娇面秋月眉,争妍不到书生梦。

谁知浅水鸡笼山,顺风不下留惊滩。

津人用尽如神力,长年三老忘朝餐。

呜呼材具各有用,粳稻不生穜稑种。

涸辙聊濡鲋鱼沫,大壑方观巨鳞纵。

我生简便非惮烦,坐观燕蝠争晨昏。

瞥然便转子猷棹,明朝直到章江门。

(0)

谭仁季以二诗见贻走笔次韵·其二

诗才清不羡沧浪,曾向欧曾接瓣香。

万里相逢书逊志,百年几见易含章。

君温有脚开春盎,我暗无心得夜光。

可奈文场催战急,阵云飞动正堂堂。

(0)

答傅宪

妙语差肩落燕泥,亨涂骧首化龙堤。

敢酬阁老惭非杜,适见夷吾不为齐。

趣觐可无三节召,送行那有一钱赍。

功名自是平生志,旃罽为庭正可犁。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