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有太湖名,十年未曾识。
今朝得游汎,大笑称平昔。
一舍行胥塘,尽日到震泽。
三万六千顷,千顷颇黎色。
连空澹无颣,照野平绝隙。
好放青翰舟,堪弄白玉笛。疏岑七十二,??露矛戟。
悠然啸傲去,天上摇画艗。
西风乍猎猎,惊波罨涵碧。
倏忽雷阵吼,须臾玉崖坼。
树动为蜃尾,山浮似鳌脊。落照射鸿溶,清辉荡抛?。
云轻似可染,霞烂如堪摘。
渐暝无处泊,挽帆从所适。枕下闻澎湃,肌上生瘆?。
讨异足邅回,寻幽多阻隔。
愿风与良便,吹入神仙宅。
甘将一蕴书,永事嵩山伯。
闻有太湖名,十年未曾识。
今朝得游汎,大笑称平昔。
一舍行胥塘,尽日到震泽。
三万六千顷,千顷颇黎色。
连空澹无颣,照野平绝隙。
好放青翰舟,堪弄白玉笛。疏岑七十二,??露矛戟。
悠然啸傲去,天上摇画艗。
西风乍猎猎,惊波罨涵碧。
倏忽雷阵吼,须臾玉崖坼。
树动为蜃尾,山浮似鳌脊。落照射鸿溶,清辉荡抛?。
云轻似可染,霞烂如堪摘。
渐暝无处泊,挽帆从所适。枕下闻澎湃,肌上生瘆?。
讨异足邅回,寻幽多阻隔。
愿风与良便,吹入神仙宅。
甘将一蕴书,永事嵩山伯。
此诗描绘了诗人初次游览太湖的喜悦心情和所见到的壮丽景色。开篇即表达了诗人对于太湖名字虽久闻但未曾亲历的遗憾,今朝得以亲临其境,感慨万分,不禁大笑,觉得过去的不了解实乃平常。
随后,诗人细数行程,从一舍至胥塘,再至震泽,每个景点都描绘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对于太湖广阔的水面和七十二座岛屿的描写,使人仿佛能见到那三万六千顷的浩瀚波涛和连天无际的澄碧水色。
接下来,诗中提到了"好放青翰舟,堪弄白玉笛",表达了诗人对水上生活的向往和艺术创作的热情。紧接着是对于风光云影的生动描绘,以及天气突变带来的惊心动魄。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界不可预测变化的敬畏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于神仙境界的向往和追求,希望乘风而去,进入那理想中的仙境。末尾提及"甘将一蕴书,永事嵩山伯",或许是诗人对这次旅行经历的记录与回忆,将成为他日后创作灵感的源泉。
整首诗通过对太湖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真挚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晴旭丽金台,长林蔼香雾。
东风吹柳花,禁城春欲暮。
故人天上回,满头新雨露。
心悬北阙旌,旆指南京路。
冠盖出都门,朋侪生艳慕。
岂无芳尊酒,缱绻舒情素。
流光不待人,百年两乌兔。
努力事荣名,云霄看高步。
临岐一抗手,目送征鸿度。
北苑笔意妙入神,写出一段江南春。
山如螺黛青隐隐,水似鸭绿光粼粼。
中流泛舟者何人,綵旗皂盖来缤纷。
林边游骑复杂沓,小桥曲涧通江津。
东风淡荡吹芳尘,荷亭草阁明朝暾。
柳垂青琐散金缕,花落苍苔成锦裀。
人生行乐须及辰,况值二月韶华新。
主宾相忘意欢洽,祇恐江头天色昏。
亦有农家住山麓,夫妇日夕勤耕耘。
豳风之诗久不作,孰识当年民俗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