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衢道中》
《三衢道中》全文
宋 / 李纲   形式: 排律  押[删]韵

行色虚无里,人声烟霭间。

浪纹来縠水,地势逼柯山。

浅濑通舟涩,飞桥跨石弯。

风高云冉冉,滩急水潺潺。

野迥松篁秀,境幽鸡犬閒。

轻装因路险,隐耳觉言蛮。

村酿酤来薄,溪鳞买得悭。

浦晴鸣雁浴,林暝舞鸦还。

寺僻殿阁古,堂虚苔藓斑。

僧房清夜宿,幽梦到乡关。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三衢道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首联“行色虚无里,人声烟霭间”,开篇即以虚无缥缈的行色和隐约的人声,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颔联“浪纹来縠水,地势逼柯山”描绘了水流的动态美和山势的雄伟,縠水的波纹与山的峻峭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细腻。

颈联“浅濑通舟涩,飞桥跨石弯”则通过舟行的艰难与飞桥的壮丽,进一步展示了旅途的艰辛与风景的壮阔。

尾联“风高云冉冉,滩急水潺潺”以风高云淡、水急流缓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内心的宁静。

中间部分“野迥松篁秀,境幽鸡犬閒。轻装因路险,隐耳觉言蛮。村酿酤来薄,溪鳞买得悭。浦晴鸣雁浴,林暝舞鸦还。”则详细描绘了沿途的自然风光与乡村生活,既有松竹的秀美,又有鸡犬的悠闲,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最后,“寺僻殿阁古,堂虚苔藓斑。僧房清夜宿,幽梦到乡关。”以古寺的静谧与僧人的清修,表达了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与向往,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乡村生活和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是一幅生动的山水田园画卷。

作者介绍
李纲

李纲
朝代:宋   字:伯纪   号:梁溪先生   生辰:1083年-1140年2月5日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
猜你喜欢

渔梁坝登舟至浦口初闻雷饯者相贺

路当歙县境,水是浙江源。

竹树知谁氏,风光似故园。

峰头岚翠合,石齿浪花翻。

举棹闻雷处,嘉祯感赠言。

(0)

秦桧

武穆真圣贤,秦桧亦豪杰。

渡江二百年,赵氏绵血食。

逢恶术最工,忌功计已拙。

当时九重心,怀古师蒯辙。

(0)

论诗三十首·其十三

万古文章有坦途,纵横谁似玉川卢。

真书不入今人眼,儿辈从教鬼画符。

(0)

临江仙

湖水连天天连水,秋来分外澄清。

君山自是小蓬瀛。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帝子有灵能鼓瑟,凄然依旧伤情。

微闻兰芝动芳馨。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0)

长相思·其三

村姑儿,红袖衣,初发黄梅插秧时,双双女伴随。

长歌诗,短歌诗,歌里真情恨别离,休言伊不知。

(0)

诉衷情令·其一

青梅煮酒斗时新。天气欲残春。东城南陌花下,逢著意中人。

回绣袂,展香茵。叙情亲。此情拚作,千尺游丝,惹住朝云。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