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腾兀兀在人间,贵贱贤愚尽往还。
膻腻筵中唯饮酒,歌钟会处独思山。
存神不许三尸住,混俗无妨两鬓斑。
除却馀杭白太守,何人更解爱君闲。
腾腾兀兀在人间,贵贱贤愚尽往还。
膻腻筵中唯饮酒,歌钟会处独思山。
存神不许三尸住,混俗无妨两鬓斑。
除却馀杭白太守,何人更解爱君闲。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名为《题石山人》。诗中通过对主人公在尘世间自由穿梭、不受世俗束缚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物外、保持个性和清高品格的向往。
“腾腾兀兀在人间,贵贱贤愚尽往还。”两句写出了主人公在尘世间的自由行走,无论是富贵还是贫贱,智者或愚人,他都能与之交往,这种态度体现了超然物外的人生观。
“膻腻筵中唯饮酒,歌钟会处独思山。”这里的“膻腻筵”指的是主人公生活的地方,可能是简陋或偏远的居所。诗人通过对主人公只在这种环境中饮酒,以及在参加宴席时独自思念山林的描写,表达了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存神不许三尸住,混俗无妨两鬓斑。”这两句强调了保持精神的纯净和独立,不受世间纷扰所困,同时也能在尘世中保持自己的一份从容,即使头发斑白,也不影响其内心的宁静。
“除却馀杭白太守,何人更解爱君闲。”最后两句提到了历史上的白太守,他以清廉著称。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于能够理解和欣赏主人公这种超然生活的人的期待和尊敬。
整首诗通过对石山人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清高脱俗、保持个性和内心宁静的向往,以及对于能够理解这种生活状态的人的崇敬。
玉帐前茅举,铜鱼左契分。
平生公望著,期月政声闻。
陌上壶浆溢,潭边花气曛。
遥知待新将,民物两欣欣。
木老性倔强,朔风怒明威。
初更即合战,已乃声鼓鼙。
大块信难测,三鼓气不衰。
我屋山僧居,破陋久不治。
会当晴明日,仰见河汉移。
微风鼓櫜籥,虚空同奔驰。
夜无芙蓉人,慌惚疑褰帷。
平明满书斋,败叶方纷披。
孰为呼吸者,作此怒张为。
天寒不成雪,恐坐强风师。
扑尘整书架,粪挶不可迟。
人非陈仲举,用舍亦有宜。
层崖压西城,半空矗孤峭。
何人结斯宇,想见胸次妙。
丛林开蒙密,江山得枢要。
拂拂幽草香,啧啧群鸟叫。
我作谢公屐,来学阮生啸。
披襟待凉吹,停杯延落照。
永嗟区中人,嗜欲昏九窍。
谁赋招隐辞,此病政难疗。
我亦裹青衫,俛首入选调。
平昔志万里,自省成大笑。
才术幸无取,曷不返耕钓。
雄飞或有时,一拜蒲车诏。